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然物外,乐在书中——著名作家梁晓声印象记

(2006-01-13 08:18:15)
分类: 杂文时评
  著名作家梁晓声蜚声海内外,从二十多岁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作品累计达到上千万字。对梁晓声我并不陌生,我看过他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年轮》,也看过他早几年出版的荒诞现实主义作品《红晕》,印象很是深刻。我对梁先生可以说是非常敬仰而又十分钦佩。
  日前,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我有幸与梁先生结识。在与梁先生联系之前,我心中一直是忐忑不安,生怕我这样冒昧的打扰会使我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虽然我做版权贸易工作多年,打过交道的人多种多样,从来不含糊,但是跟名气这么大的作家联系还是第一次,心情紧张自不待言。于是,我特意委托我一个做媒体的朋友先给梁先生打电话,以打探虚实。朋友打完电话告诉我,梁先生是一个十分平易近人的长者,没有任何所谓名人常有的那种架子。她的一席话使我紧张的心情有所放松,但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此时紧张的心情并没有完全解脱。
  为了结识这位著名作家,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壮着胆子给梁先生打了第一个电话。结果正像朋友所说,没说几句话,梁先生那平和的语调与热情的话语就令我的紧张情绪顿时飞出九霄云外。虽然是“耳听”,但是这足以使我从容应答了。我说明了来意,梁先生也很爽快,只是说“你们要我做什么”。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毫不犹豫地将我的想法以及计划全盘告诉了梁先生,说海外有一位出版界的朋友对梁先生的作品喜爱之至,打算将其介绍到他们那一地区。梁先生二话不说打开话匣子,如数家珍一般将自己的创作情况进行了粗略的介绍。不仅如此,梁先生还约我去他府上商谈细节。后来,我由于有别的事情安排不开,不能如约拜访,希望另行约定。梁先生十分爽快,跟我重新订了见面时间。
  圣诞前的一个晚上,我如约来到了梁先生的府上。轻敲外面的铁门,不一会儿,就听里面有人应声,门打开,果然就是我在照片上见到的梁先生,只是气色不如照片上的好。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梁先生最近一只身体欠佳,主要是腰椎病压迫血管导致头晕目眩,尽管如此,梁先生还是精神饱满地跟我聊了起来。面对这样一位长者,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再一次把有关情况作了介绍。梁先生说,在我到来之前,他正在做一些其他事情。后来想着当晚跟我还有个约会,只好先小憩一会儿以养精蓄锐。听了这话我真是不知说什么是好。此时此刻,可以说我希望尽快谈完事情,以便给梁先生更多的时间休息或者处理其他事情。
  宾主落座之后,梁先生还是那句话“你们要我做什么”。我也不再客套,直奔主题,请他详细介绍了他的创作情况。他边说边写,不仅告诉我作品的名称,还告诉我每一部作品的主题以及字数,好让我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要知道,这时的梁先生可是强忍病痛的,但是她的介绍依然是那么耐心、那么翔实。为了说明问题,他还引我到他的书房,指着书架上的书告诉我更多的情况。当我想跟梁先生谈一些所谓的实质性问题时,梁先生的反应更是我始料不及。他说要尊重合作方的想法。说到合作条件时,梁先生回答得非常干脆,一切按照对方实际情况来处理,他本人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他还说,这件事能够干成很好,干不成也没关系,只要挂个电话给他说一句“晓声,那件事不做了”就行。听到这话,我真怀疑我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其实没有错,这个意思梁先生说了不下两次。梁先生还主动提出,如果对方在电影方面有何问题,他也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这可真让我喜出望外,看来我要“超”载而归了。
  出门的时候,梁先生握着我的手说:“你就全权代表我吧!”离开了梁先生的家,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走出很远还在咀嚼着梁先生的这句话的含义。寥寥数语显露出他的宽厚以及对合作者的信任,这是我永远不会忘怀的。梁先生写了那么多作品,在中国文坛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然而他却如此淡泊名利,真是超然物外,乐在书中。没有这种良好的心态,我料想梁先生是不可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更不会赢得那么多人的敬重与友谊。

                 2005年12月2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