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红豆少主_孙觉非
红豆少主_孙觉非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26
  • 关注人气:6,3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剧舞台摄影:《艳阳楼》

(2014-05-11 22:26:17)
标签:

京剧摄影

戏曲舞台摄影

孙觉非

艳阳楼

王璐

分类: 戏曲舞台摄影

http://s12/mw690/0019Ghxozy6INIUsp4fcb&690

 

《艳阳楼》  王璐  饰  花逢春

 

    京剧《艳阳楼》又名《拿高登》,是一出传统武戏,讲的是北宋权臣高俅之子高登,依仗父势为害一方。某日,高登出游,遇徐士英一家至郊外扫墓,见徐士英之妹佩珠貌美,命人抢回府中,欲纳为妾,佩珠不从,被软禁在艳阳楼上。徐士英得花逢春、呼延豹、秦仁三位义士相助,夜半潜入高府,杀死高登,救出佩珠。

 

    一些摄影师在拍武戏剧照的时候,总热衷于抓所谓的“动感”,比如:“空中飞人”、髯口甩发的各种飘动、拧旋子或倒扎虎等技巧的某个瞬间等等。京剧无论文戏、武戏都得是“戏”,武戏中的各种技巧也都不能脱离“戏”这个字,正所谓:技不离戏。在我看来,文戏、武戏的拍摄方法总体来说是一致的,即:剧照定格出来的人物一定要在神气引领之下,手、眼、身、步协调一致,尤其注重眼神的表现,另外口型也要格外注重,否则它会严重影响人物面部的表情和神态。如果武戏的剧照不能体现角色的工架、气质、表情、情绪,或者至少是这其中之一的话,那么很难说这张片子是成功的,因为它舍本逐末,忽略了戏曲真正有冲击力的东西。

 

    再说前边提及的“动感”剧照,无非是台上演员各种技术动作的定格,其实这类片子最“刺眼”的部分,大都是演员在完成技术动作中因发力而导致的瞬间五官挪位或者面露凶相,我们很难把这样定格出来的舞台形象与赵云、高宠、任堂惠、武松等等联系在一起了,于是各种“动感”都显得毫无意义。假如我们拍的是刘翔跨栏,只要抓到他跨栏的瞬间就可以了,至于他脸上的神态表情是可以不用考虑的。但要这样拍京剧就太简单化了,因为京剧演员不是运动员,他们唱戏是不能抛开人物以及规定情境下的情绪。而且舞台摄影的片子必须体现美,且戏曲之美又并不等同于生活之美,至于表现到什么程度,就全看摄影师对京剧本体的认识水平和驾驭功力了。

 

    京剧是一门表演艺术,舞台上的一切表演都是有节奏的,因此任何抓拍都不能脱离节奏。这张《艳阳楼》花逢春剧照,是在剧中人“走边”时拍摄的。“走边”包含了很多身段动作,但这并不意味着随时按快门就能拍到好片,需在取景器中仔细观看演员表演,并仔细聆听鼓师下键子的节奏,此剧照正是我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极小停顿处释放快门所得。

 

    拍摄参数:光圈F3.5,速度:1/640秒,焦距:190,感光度(ISO):400,补偿曝光:-0.3,测光方式:点测光。

 

    注:本文发表在《中国京剧》杂志 2014年第五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