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润:想起了陈岩

(2006-05-30 12:32:23)
分类: 日记
徐润:黑岩之舞 ——想起了陈岩
 
 
 
 
黑岩之舞 
——想起了陈岩
 
 
    摆在我眼前的是一帖陈旧的照片,曝光不是很充足,画面上有些模糊,发蓝,照片上只有两个人:我和陈岩。我们背倚在一块大而黑的岩石上,背后是一截斜而峭的悬崖,一侧还有几块硕大的黑石。我穿着一件白色的夹克衫,而陈岩则穿着白色T恤。我们都注视着前方,目光均有些游移和茫然。照片背后,写着一个日期:1993年4月,应山三潭。读着它,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目光模糊了。因为在13年后的今天,我枯坐岭南的小城燥热的夜里翻检旧事,而他——陈岩却默默地去了另一个世界,已经有两年整了!
  陈岩是我青少年时代的朋友和文友,比我小两岁。我们曾在一所中学里就读,那时我们常聚在一起谈诗,谈文学。我记得高三那一年,因为高考的压力,功课自然要紧,他便自告奋勇地模仿我的笔迹,代我给许多中学生诗友回信。寒暑假,我们总要到对方家里住上几天。有一年,他还为我写了一篇报告文学《他有一颗六月的心》,后来发表在1988年的《中学生文学》上。
  后来几年,我做编辑,做教师,做秘书,或者浪迹于重庆、北京、武汉这些大城市里,而他自费去了武汉大学,读公共关系专业。1993年4月,正是他大学毕业,闲赋在家,那时,我亦浪迹归来,无所事事,于是我们相约一同去了三潭这鄂北的风景区。四月的三潭,草长莺飞,花红柳绿,飞瀑流泉,正是风景迷人的季节,而我们当时正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哪有心思关注身边的风景。现在看来,这画面,这目光正是我们俩当时心境的最佳印照。
  离开三潭之后,他孑然一身来到南方,我则回到老家宣传部编县报。一年后,受他之邀,我背着行囊来到了我有生以来从未曾想过的南方。
  我非常相信命运,我更相信我与陈岩相知相识相交也是命运之神的有意安排。在湛江,在这海风和响雷交织的地方,我们朝夕相处了一年,办公桌紧邻,床铺相对。一年之后,我们先后离开了湛江,我来到了粤北清远,他去了珠海,此后,再也没见过一面。从鄂北到粤西再到粤北,多年以来,我们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唇齿相依。命运困厄之时,我们互相鼓励,一帆风顺之时,我们则相互警醒。尽管他此后与诗与文学渐行渐远,但他的事业却勃勃向上。2002年,他还出版一本有关女性化妆之类的专著。2003年,我去珠海学习一周,我们致电准备相见,不料临时他去差南京,此次失唔,成为我一生之憾:因为今生今世我们再也无缘能见一面,此生已成追忆。两年前的也是这样一个季节,他在京珠高速路上遭遇了一场车祸,一个人去了另一个世界。
  夜深了,也静了,我独自在灯下像流水帐般记下这些平淡的文字。在我内心深处,我觉得我们之间没有必要用华丽的文字来描述,我只有尽量地让自己的心平静一些,用朴素的笔墨来记述一些东西。因为我觉得已经有足够的必要了,随着年龄在不断增长,有些本应铭记于心的记忆却被逐渐地淡忘。所以,文字是延长记忆的最好的东西。
  陈岩去了,留下了年轻的妻子,年幼的儿子,以及年迈的双亲。生命的对于陈岩来说,已没有任何意义,但对于那些丧失了自己丈夫、父亲和儿子的亲人来说,那是怎样的一个打击!他怎能把巨大的悲痛和思念残忍地留给自己所深爱的人!对于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来说,生命不仅仅是属于自己,活着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若干年前,半虹曾为陈岩撰写了一篇报告文学《黑岩之舞》,今夜,我借此为题,记下一些文字,算是给故人一些记忆和怀念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