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一定要做的100件事(7):一街文化琉璃厂

标签:
北京旅游琉璃厂 |
走进北京最著名、最古老的文化一条街——琉璃厂,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一本书、每一幅字画都结着千年古都文化的浸染,在这里淘宝,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全长800米的琉璃厂本是烧制琉璃瓦的地方。清朝初年,古玩商开始在这一带集中。后来修《四库全书》,时琉璃厂的书肆承担了搜集书籍的工作,再加上这条街的周围是各省会馆,各地赶考的文人都住在会馆里;游手好闲的王子王孙们、有饷银没仗打的八旗将士们,也常来此谈书论帖、鉴赏书画,这里便迅速形成古玩、书籍、文房四宝组成的文化一条街。
如果你想购买一些价格亲民的旅游纪念品,不用进店,在古风盎然的写字摊画摊前流连便能满载而归:浓密的树荫下,总有些名人非名人庸人路人不慌不忙的磨墨写字画画,墨迹未干的书画,就晾在一旁,甚至毫不脸红的注上某古人“真迹”,也总有人当场掏钱买下,就质论价,彼此笑笑,不伤和气。这样气定神闲、物我两忘的境界,也只有在这里体验得到。
但如果你想寻求老北京文人书柜的内涵,就要顺着琉璃厂东西两条大街进店一探究竟。这里汇聚了中国最老的笔墨纸砚和文物复制老店、中国最大的古旧书店。即使什么都不买,只是推门而进,就会感到连空气都变的古雅起来。
琉璃厂西街:文人的书柜
琉璃厂西街的标志是著名的华夏图片社,和它紧邻的萃珍斋是琉璃厂为数不多的单一经营瓷器的店铺,案几上的瓷器错落有致:有的儒雅娴静,纯白细瓷上手绘寥寥几笔绿色,很有中式水墨画的空灵风格;有的明艳绚烂,图案飘逸梦幻,在时光的磨砺下更加彰显其诱人的光彩。在这里。瓷器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阳春白雪,而是或花蕾初绽、或活泼律动的视觉盛宴。
萃珍斋旁边那座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高大仿古建筑,则是琉璃厂最著名的老店,已有300多店历史的荣宝斋。这里珍藏着米芾《苕溪诗》残部、重4275克的田黄石,明代的程君房的百子图墨,清代金漆五彩毫宫笔等诸多无价之宝,以及元明清及近代诸多书画大家的名作,其“中国传统艺术的殿堂”“民间故宫”等美誉,绝非溢美之词。
若是你对碑帖拓片和感兴趣,那么,顺着荣宝斋再往西走几十米的的庆云堂你就非去不可:庆云堂开设于光绪年间,许多日本书法家都是庆云堂的常客。著名书法家雨野雪村常派人来庆云堂买帖,并题写了“庆云留光”的匾额。同时,庆云堂还收藏保护了大量珍贵文物及中华遗产,国家图书馆建成后,金石部的金石碑帖拓本资料都是来自庆云堂。
附属于中国书店,被誉为“医治残破古书的诊所”的肄雅堂,旧时也是文人最爱。不要小看修补古旧图书,它可是古旧书业的特殊技艺,拥有溜口、补虫眼、画栏、齐栏、作捻、下捻等几十道工序、被今人赞叹“和变魔术差不多”。不久前,清华大学将一批在抗战时期遭日军飞机轰炸后抢救出来的支离破碎、虫蛀糟朽的古籍残卷交给肄雅,经过9个多月的辛勤努力,师傅们共修复古书1288册,其中珍稀善本180册,被师生们尊称为“古书医生”。
琉璃厂东街:淘宝是种生活态度
提到琉璃厂历史时有句老话:先有海王村后有琉璃厂。因此,位于琉璃厂东街路北第一家,形成于辽金,兴盛于民国的海王村古玩市场颇受古玩迷的追棒,有人甚至表示:这里的真货比潘家园要多。现在,海王村经常举办古玩古籍拍卖等各种活动,有时还会请专家为百姓免费鉴宝。虽说“喜欢就是宝”,但若你的爱物竟能得到专家的首肯,岂不更加锦上添花?
著名学者邓云乡曾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首先在于它的载体线装书。”而和海王村一体的邃雅斋,便是当之无愧的线装书聚宝盆,其“百米图书长廊”曾被称为北京一绝。书店1925年初建后不久,社会名流和文人学者就经常到这里来挑书、买书.
同时,由于邃雅斋是中国书店的一部分,在这里,你还会找到很多并非线装但市场罕见的绝版古旧书刊。在五六十年代的图书封面上,你会读到当年人们幸福的情感;在七八十年代的图书中,你又会追随历史蹒跚的脚步。有人称,在北图淘汰的老书里翻出某位著名人物的手写借条。
走进海王村古玩市场对面路南的汲古阁,当一辆气势恢宏的铜马车和旁边巍然站立的数个兵马俑扑面而来时。你会仿佛置身于一个小型博物馆。汲古阁被称为复制珍贵文物的实验室,复制的“四羊方尊”、“人面方鼎”、“长信宫灯”、“虎噬鹿”等多件国宝虽非真品,但绝不山寨,而是同样炉火纯青、价格不菲,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就在汲古阁师傅的手下,凝结于方寸之间。
“一得阁”墨汁是中国墨汁制造的第一家,距今已有140余年历史,其生产的墨汁具有色泽流畅、光华发亮、耐水耐晒不褪色,不洇纸等特点,极受书画大家钟爱。同时,一得阁的颜色纯正、印鉴清晰、久存不干、气味清香的八宝印泥同样闻名海外。据说无论那个国家有中国的书画,就有一得阁的墨汁和八宝印泥,难怪中国古人云:有佳墨,犹如名将有良马。
一只长狼毫毛笔售价竟达近10万人民币?一得阁不远戴月轩生产的毛笔,就值这个价。走进店中,你会发现小小毛笔大有乾坤:有大如房椽的马尾巨毫;有如金色麦浪般熠熠生辉的狼毫,还有纯冬狼毫笔样、紫毫笔样,它们外表普通,却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人。
顺着戴月轩向东,你会发现光绪帝师翁同龢手书的“宝古斋”匾额,这是1944年宝古斋开业后,老板用琉璃厂老店“赏古斋”三字改制而成。宝古斋是琉璃厂最有影响的书画精品老店之一,收藏的中国山水画或清脱纯净、或淋漓酣畅、或格调高远、或傲岸落寞。面对古朴条安上以少胜多、满目苍凉的萧瑟意境,或许你已经面临了中国国画的最高境界:“画中之白、即画中之画,亦即画外之画也”。
除了一间间沧桑的老店,琉璃厂还有很多把老街故事写入一生的老者,如果你竟然能结识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走进那泛着幽香的往昔岁月。如果他们为你打开话匣子,讲当年商人买办以假换真,以真当假的传奇故事,如果你再为他们准备一瓶二锅头、一点花生米,等着在告别时被喝斥“别忙着走,听我往下讲啊”,那你这趟琉璃厂之行,绝对比淘到物美价廉的真货,还要物超所值。
1. 开放时间/门票
全天开放、免费游览。大多数商户开放时间基本为:9:00~18:00
2. 交通
乘坐7、14、15、45、66路公共汽车琉璃厂站下;或乘坐6、14、15、23、34、45、50、53、66、102、105、603、603支路公共汽车虎坊桥下车向南步行200米;乘地铁2号线和平门站下车向南步行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