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范旭东:“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

(2009-09-25 09:27:20)
标签:

范旭东

实业救国

制盐

久大

家国情怀

分类: 商业

从一个普通名称的变化可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大转变。在“纯碱”这个词由实业家范旭东倡用之前,碳酸钠这种工业品长期被冠以“洋碱”的叫法。“纯碱”取代“洋碱”意味着某种权力的转移。不错,在范旭东这位31岁的湖南人于1914年建立中国第一家精盐公司之前,偌大的中国,吃用的食盐都来自外国;在他于1918年创立中国第一家制碱公司之前,作为化工业基本原料的碱、硫酸、硝酸亦为外国公司所把持。范旭东用后半生整整30年的时间励精图治,创建“永久黄”工业集团,开创专事盐业、碱业的近代企业,成为我国化学工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范旭东:“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

范旭东曾在日本留学,专修应用化学。他深知,要实现国家富强,就要兴办工商业,而盐、碱这种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产品,长期来受外国公司控制,对工商业发展和民众生活便利都是极大的掣肘。一日不建立酸碱工业,中国工业便一日不能独立。于是,31岁的范旭东置身到天津塘沽考察盐滩,发愿创办中国的精盐公司。他终于集合了一些社会资本,挫败外国公司的收买意图,又冲破国内盐商旧势力的阻挠,建成国内第一家精盐公司——久大精盐公司。在技术上,工业化生产出纯度达到90%的精盐乃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而冲破国内外盐商势力的把控而获得市场权力,彻底开辟了一项新事业。

1920年,范旭东在天津创办永利制碱公司。他认为,企业在市场上示弱于外国公司,也意味着国家实力的软弱。因此,他在公司股东和职工支持下,立足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主张“永利制碱担负着发展中国民营化工事业的任务,是成是败,全在于我们本身的力量和奋斗的结果。”努力运筹,自主研究技术,去国外购买到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击败了英国垄断商卜内门公司的围堵和倾轧。永利逐渐发展成亚洲最大的制碱公司。

然而,商业数字并不是范旭东办实业志向的唯一尺度。他要推进全国工业的近代化,输出产品和输出技术并驾齐驱,“以服务精神,冀于中国工业建设有所贡献”。1922年,为加强对化工科学的研究,范旭东在原久大化学实验室的基础上,将其扩建为近代民族工业企业中第一家民办的科学研究机——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至此,“永久黄”企业集团确立了。

黄海社极其重要的意义就是,它承担了范旭东的技术社会化的构想,帮扶了国内众多的新兴企业进行产品、技术的改造创新。黄海社并不以营利为宗旨,对国内企业“均经尽力协助”;对于永利的顾客在制造和技术上“有自觉困难之处”,则“尽力代为研究”。为了更好服务中国工业,范旭东于1935年在南京创办中国工业服务社,目的非常明确,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关服务来“代人设计工程,并辅助工业实施”,拯救处于危机中的中国工商业。服务社成立仅两年,便为大批国内公司进行卓有成效的服务,比如为河北同和机器染织厂改良软水,为天津旭升料器厂改良灯罩,为甘肃光明火柴公司改良火柴质量等。

1937年,范旭东备尝艰辛地完成中国基础化工业的最后一个空白——他创办了南京硫酸铔厂。该厂的建成,不仅为中国的农业第一次制成了化学肥料,同时也为工业制造了大量的硫酸和硝酸。至此,范旭东激动地说:“中国基本化工的两翼——酸与碱已经长成,听凭中国化工翱翔,不再怕基本原料缺乏的恐慌了。”

74年前,范旭东为“永久黄”集团订立的四大信条:一、我们在原则上绝对相信科学;二、我们在事业上积极发展实业;三、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四、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蕴含其中的坚韧和真挚,放到这个时代,依然可以成为企业家的一种精神方向标。【By 陈标杰】(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