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世事 |
粤西的阳江有两样东西出名,一个是家用刀具,一个是海鲜和洁净的沙滩。我们几个老友记在那儿过了个周末,踩着沙滩,在刚靠岸的小渔船上买鱼虾下火锅,晚上则躺在沙滩上数星星。海浪海风混响,渔船灯火渺茫,头顶繁星赶集,璀璨仿佛年幼时所见,偶尔还有流星闪过。连那些因为亮度不高而平素不易见到的星星都跟着出来亮相,各有各精彩,星座反而不容易辨认,连北斗七星这把大勺子我们都愣是找不到。正如讲古名家陈世文老先生所说,“数不尽天上星星,说不清海底鱼虾”。
海里多奇趣,游泳冲浪自不待言。在水深约莫一人多的底沙上,冲刷出一些贝壳,大多是牡蛎(蚝)壳,时间流逝,被细沙冲出沟沟洞洞。戴着泳镜潜下去,像海龟般悠然划水,在底沙上面滑行,顺手从白净的细沙上翻检出贝壳。又拎出在渔船上买来的鲎(拼音同“后”),带着它潜入水,松手任它在底沙上连游带爬地逃遁,跟着它潜游,待一口气将憋完,又追上去揪它尾巴捉回来。
鲎是个长相奇异的甲壳类动物,长相不按规矩出牌,英文称它为马蹄蟹(horseshoe crab),拎着它尾巴倒竖看又像吉他。我说它像《星球大战》里的外星飞碟。不过,论资排辈起来,它的生活史够老资格的,恐龙比它还迟出现。
我最早知道鲎这种东西,是在十多年前。祖父在世时,嗜酒如命,三餐不离,但每次最多以三两为限。正餐之外,他常跟几个酒友在上午和下午还饮酒,下酒菜都非常简单,无非花生米和一两个小菜。有时市场上有鲎卖,便兴高采烈,杀鲎取卵。鲎全身都是甲壳,肉味像蟹,只是肉实在少,好在母鲎有卵,拌上鸡蛋煎炒,引为下酒美味。祖父曾带鲎壳给我玩。
鲎还进入了潮汕文化。鲎的习性,经常雌雄成对出现,若是母鲎被渔民捕捉,公鲎必不离不弃,不肯逃遁,终被一起捉回。可是,若是公鲎先被捉,母鲎则背弃而去,逃之夭夭。所以,潮汕有俗语“枭过鲎母”,便是比喻人薄情寡义,比母鲎还不如。鲎的异种奇状由此可见一斑,因而更增添把玩乐趣。【By 陈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