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标杰
陈标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895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场”的智慧

(2008-08-01 01:45:12)
标签:

杂谈

分类: 商业

能够邀集约1000名全球顶级公司的CEO聚首论道,这样的机构或活动,全球只有一家,那就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能够通过体育赛事而非商业活动,同样达到达沃斯论坛的效果的组织或活动,还没有。确切地说,在北京奥运会之前,没有。

非常戏剧性的是,包括比尔·盖茨、伊梅尔特等耳熟能详的跨国公司CEO在内,已经确认将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跨国公司CEO,大致上已经达到千人规模。他们虽然是体育赛场上的看客,却从商业的意义上组成了一个规模史无前例的代表团,参与另一场竞技运动——北京奥运会亮相秀:你看,北京奥运会,我在场!

北京奥运会并不组织跨国公司CEO聚会的,可是为什么它的吸引力堪比达沃斯论坛?多届奥运会中,为何此前举办国都没有如此庞大的商业军团云集,而唯独北京奥运会魅力非凡?在北京奥运会向世人表明“我在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今年跨国公司重中之重的商业活动。

过去四五个月本来是跨国公司CEO访华的旺季,但是今年显得特别冷清。中国遭遇地震灾难,国外小部分组织干扰奥运火炬海外传递,这样的形势之下,中国举全国之力救灾和准备奥运,对跨国公司CEO来说,素以高调示人或冲着商业推广而来的访华,似乎不宜。只有奥运会期间,才是今年以来访华最具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时机。

这是有原因的。更多跨国公司CEO的来临,本身就是支持奥运会的重要表现,会受到普遍欢迎。商业环境讲究互惠共生,对奥运会的支持,将有利于从政策部门和公众消费者中收获更多好感和信赖。今年跨国公司要在中国市场获得最佳的政府公关和品牌形象的效果,除了商业上的广告、赞助外,莫过于CEO到场,把在奥运场馆里的灿烂笑容或支持奥运的各种活动的场景,刊播在琳琅满目的媒体上。而当多达上千名CEO都准备这样做的时候,有哪家在中国有业务的跨国公司甘心落伍呢?

其实毋庸讳言,就像作为奥运赞助商一样,跨国公司CEO参加北京奥运会,也是一种商业投资,冲着背后的商业价值而来,那就是庞大的中国市场对跨国公司长期业绩的哺养。过去30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奋斗,从早期的争取市场准入、构筑良好公平的营商环境,在中国入世后则演变为强化形象、扩大市场以收获投资红利。种种努力,无不贯注着对中国市场的关切和渴求。北京奥运会天然地成为跨国公司深掘中国市场的最佳舞台,频繁的商业推广、赞助活动,其实正极其集中地反射出中国经济体日益壮大的影响力,而这恰恰是往届奥运会举办国所不具备的独特魅力。

跨国公司CEO们的北京奥运会的“在场”行动,毋宁是对中国经济体磁场的亲近,或者,美其名曰:“致敬”。因而,这可以说是今年夏天集中体现着全球商业智慧的共同行动。(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