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作业让我反思“礼仪教育”

(2011-09-20 05:33:47)
标签:

育儿

分类: 零碎心情

上周五去接可可的时候,老师通知我们要去领作业回家。对老师和家庭作业始终保有孩提时代的那种敬畏之心,虽然只是孩子的。呵呵。可可的家庭作业是“礼仪教育”的贴纸练习以及一张需要涂色的画。

 

家庭作业让我反思“礼仪教育”

 

自己小时候,一直不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嘴巴不甜,不主动打招呼,不主动亲近人,不爱笑,更加不懂礼貌。儿童时期也经常因此遭到一些长辈讥讽,有很长一段时间对他们怀恨在心,直到许多年后长大成人,才慢慢学会原谅。可能因为自己的遭遇,对不主动打招呼的可可我始终持有一种包容的心态,或者我的包容纵容了她的这些行为,而自己也一直没有以身作则的去影响孩子。这次女儿的家庭作业让我认识到自己在礼仪教育方面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作业让我反思“礼仪教育”


入园礼仪里有几个温馨提醒,有两个是这样的:1,每天早上陪孩子一起进入幼儿园时请您主动向老师问好!2,见到其他家长时请您主动打招呼。看到这两个提示,我是无比汗颜啊。虽然可可第一天进入幼儿园就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能主动跟老师打招呼,而我却一直没主动向老师问过好,更不用说那些家长了,对于不主动跟陌生人交谈的我而言,和那些家长也仅仅保持点头问好的方式,而这些孩子又怎能看到呢?

 

在观察里也有两项:1,孩子见到同伴能否主动问好?2:孩子平时出门时碰到邻居是否能主动问好?

我喜欢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每个人可以安心的过自家的生活,虽然生活在一栋楼里,但门一关谁也不认识谁,不用跟谁打招呼,也不用跟谁拉家常,邻居之间更不会有那些闲言碎语。虽然人情显得淡漠,但自由无约束,这对于被动的我是最好不过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可可和同伴见面的问好上,我也只提醒可可跟要好的同伴问好。邻居之间更是要淡漠许多,一般没有提醒问好,最近这段还不错,一般会提醒可可跟邻居说再见,可可也乐意配合。其实,既然孩子再见乐意配合,问好在她而言也一定不是难事,只是我自己觉得难,觉得难以启齿!


家庭作业让我反思“礼仪教育”

在主动说再见上,可可要做的比主动问好好许多,然而对象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孩子在离开家时是否能与家里其他人主动说再见?我们现在是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我或者可爸出门的时候,可可是不说再见不罢休的。昨天晚饭后可爸出门,可可来不及说再见后还特意跑到阳台上大声叫唤刚从一楼出来的可爸:爸爸,爸爸,再见,路上小心!

我一直以为在说再见上可可不存在问题,直到近两个月可可的爷爷奶奶到福州来,我才发现可可原来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我看到自己对孩子情感教育上的不足,我看到自己卑微自私的一面。

 

记得之前看过豆妈博文里的一段话让我感动很久,转来提醒自己:

   “我忽然很感谢我的婆婆和妈妈,这两位善良的女性,从来没有给我类似的困惑,她们一直用宽容大度的心待人处世,言传身教胜于雄辩。

因为婆婆在外地,所以从豆豆开始懂事起,我妈就整天和她念叨奶奶爷爷,给她看照片,告诉她奶奶爷爷都很疼爱她,每天嘟囔的次数连我都听烦了。豆豆每次见到爷爷奶奶都自来熟,说是血浓于水,血缘关系势不可挡,但是我想这背后也有外婆浓浓的爱意在里面。

而我婆婆更是通情达理的老人,如果我们六个大人都在场,豆豆会先把好吃的送给奶奶爷爷,每当这时候,婆婆都会告诉小东西,要先给外婆,外婆带豆豆很辛苦。”

 

直达人心的一段话,在看到这段话之前,我一直认为婆婆对可可要求爱有点过分,然而豆豆外婆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自私其实在毒害孩子。这段话是在10年11月份看到的,之后我就开始尝试,但事情总需要一个过程。没有生活在一起的日子里,我的念叨让可可开始记挂爷爷奶奶,虽然见面的时候还不会自来熟,但已经比以前好许多。而且最大的收获是,可能因为念叨多了,我对公公婆婆的情感也在发生变化。因为跟孩子提及的时候都是公公婆婆对我们的付出,说多了我慢慢的开始记住他们的付出,开始感恩!

 

言传身教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要求孩子之前,我们都先观察一下自己都做了什么?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立场去说服孩子?去影响孩子呢?希望这次家庭作业能足够深层的让我认识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