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次骑行的京郊两条国道遭遇暴雨侵袭
(2023-08-01 21:29:26)
标签:
北京洪水苏东坡风雨诗 |
分类: 北京 |
夜里醒过两回,雨声依稀在耳,六点多起来,窗外果然淋漓不休。早饭后打伞出门,电梯昨天停运,今天依然断电。小雨还在淅淅沥沥,尽管路上水不多,若穿正规的鞋子也会弄个透湿,所以我穿的拖鞋,就像穿着雨靴一样不怕水,家来一冲一洗即可,干净省事。
我沿着马路走着去白家疃,一路上看不出暴雨的痕迹,一如平常的雨天。这才是城市该有的样子,大雨能奈我何?651和908路公交正常运行,没看见346路,不知是否受到暴雨的影响。
我买了土豆、青椒和芹菜,没坐公交车,还是走着回。小雨细密若毛,偶尔被车风改变方向斜斜地扫湿了我的腿脚。
晚间上山,在没有滑坡之忧的山道上确实可以不疾不徐地走,脑子里过着东坡的那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太喜欢这首词了,记得最初读到时并未像后来那样被人引得太滥,我还曾经在雨中吟过它,尤其是“何妨吟啸且徐行”,且大声喊出“谁怕!”似得东坡真味。苏东坡是我最喜爱的文人,这首词里的豪情在于那是小雨,没有危险,也无急事去办,所以可以“何妨吟啸且徐行”。如果看到当下京城山区的大水,面对的是门头沟旧城区被水淹后的惨状,东坡肯定不能吟啸徐行了。
但是,不要以为东坡只是文字上的英雄,他也曾面对洪水的险情,坚守于城墙之上抗洪排险。那是在徐州任上,他指挥军民打赢了徐州大水保卫战,建黄楼以示纪念,并作诗曰: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如果要与眼下的大水对景,非东坡的另两首在杭州西湖及吴山上写的诗莫属,其一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今人早不能诗,行文都难,只好拍照视频惊呼“我操”……看到门头沟过水后的城区,再看我多次骑行的G108、G109国道惨遭暴雨的洗劫,虽是看的视频,仍旧让我惊心动魄!饶是有东坡的定力,也淡定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