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2)
(2023-03-02 21:49:34)
标签: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 |
分类: 读书 |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里有很多心理分析和梦的解析,思辨的哲学的意味很浓,单凭听书理解不了,这也是我重新阅读这本书的原因。
所谓爱情其实完全是一个偶然引发的必然,昆德拉完美地道出了我们称为“缘分”的这个词:“恰是这六次偶然把托马斯推到了特蕾莎 身边,好像是自然而然,没有任何东西在引导着他。他回到波希米亚是因为她。如此必然的决定依赖的却是这样偶然的爱情,七年前如果不是科主任犯了坐骨神经痛病,这一爱情根本就不会存在。这个女人,这个绝对偶然的化身,现在就睡在他的身边,在睡梦中深深呼吸着。”
“如果一件事取决于一系列的偶然,难道不正说明了它非同寻常而且意味深长在我们看来只有偶然的巧合才可以表达一种信息。凡是必然发生的事,凡是期盼得到、每天重复的事,都悄无声息。惟有偶然的巧合才会言说,人们试图从中读出某种含义,就像吉卜赛人凭借玻璃杯底咖啡渣的形状来作出预言。”
“我们每天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偶然性,确切地说,是人、事之间的偶然相遇,我们称之为巧合。两件预料不到的事出现在同一时刻,就叫巧合。他俩的相遇,便是巧合:托马斯出现在酒吧的时刻,收音机里正播放着贝多芬的乐曲。这些巧合绝大多数都在不经意中就过去了。如果不是托马斯,而是街角卖肉的坐在酒吧的桌子旁,特蕾莎可能不会注意到收音机在播放贝多芬的乐曲(虽然贝多芬和卖肉的相遇也是一种奇怪的巧合) 。”
书里对特蕾莎的心理分析得非常精当准确:“她来和托马斯生活在一起,就是为了逃离母亲的世界,那个所有的肉体都是一模一样的世界。她来和托马斯生活在一起,就是为了表明她的肉体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而他呢,他却在她和所有其他女人之间画了一个等号,他用同样的方式拥抱她们,对她们滥施同样的抚爱,他对待特蕾莎的身体和其他女人的身体没有任何差别,没有,丝毫都没有。他重又把她扔回了她原以为已经逃离的世界,他让她光着身子和其他赤身裸体的女人一起列队行走。”
特蕾莎忍受不了托马斯老在外找女人的折磨,也因此缺乏安全感,于是不计后果、想一出是一出地回了刚逃出来的捷克,使得托马斯不得不放弃苏黎世优渥的生活也回到捷克,遭受本可避免的政治压力和生活磨难。特蕾莎“首先想到的是:他来这里是因为她。因为她,他的命运改变了。从现在起,不再是他对她负有责任;从今往后,该她对他负责了。这份责任在她看来已超出了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