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杨伯峻之《论语译注》(79)

(2022-04-28 23:03:44)
标签:

《论语译注》

杨伯峻

分类: 读书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常理讲德与言没有必然联系,孔子不也“述而不作”嘛。单就这句话,真的好没道理,有德的人必须发声吗?发声的无需有德?我不知孔子这话何意,按我的理解,应该是:德为能,能者肯定留下言行,这个不是非得有德才能做到的。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弈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南宫适的问话缺句,问什么有些不明,孔子心知肚明,却不答,过后夸奖南宫适是尚德的君子,也就是说他很赞赏南宫适对禹和稷德治天下胜于武力治国的看法。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以行仁为准则,不仁还能叫君子吗?当然,君子也有犯错的时候,但也是君子之错,不会堕为小人。小人呢?永远也不会有君子的胸怀,这是本性决定的。君子不仁不会出在动机不纯上,而小人不仁都是主观使然。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译注》为了“忠实原著”,所以译的过于拘泥,“爱他,能不叫他劳苦吗?忠于他,能不教诲他吗?”我认为这样翻译更顺畅些:“爱一个人,能不为其操劳吗?忠于一个人,能不把自己所学教给他吗?”这里的忠和爱差不多一个意思;当然,“爱一个人,能不勉励他勤劳吗?”的译法也通,一个是自己辛劳,一个是教育所爱的人勤劳——我们讲古是为了论今,不拘泥字眼,只要能够古为今用就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