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年12月10日

(2017-12-10 22:31:50)
分类: 大庆
       早上一睁眼已经623,在走廊里走了15分钟,去食堂吃早餐。

打招呼,人之俗套,由来已久,还免不了。早上去食堂,满耳都是“值班?”“来这么早?”这样的打招呼。这就是中国式的打招呼、问候语,就跟问人“吃了吗?”一个意思,我从心里厌烦这样的招呼,更倾向于点头、微笑,当然了,也免不了偶尔如此地问答一下;问候语乃熟人间的礼节,虽没意义,却不可少,否则就失了亲切,把人给冷落了。我由此想到为文,写文章决不能这样,否则那还有个啥看头?

腌鸭蛋要腌出油来,黄澄澄、油汪汪的,最好。咸淡的把握在人的掌握,偏咸只能就饭,适中方可下酒。餐饮店卖的咸鸭蛋就咸不得,咸了就没法吃了,因为食客吃的是咸鸭蛋的味儿,多是为了佐酒,你整得那么咸谁还去买呢?早餐也卖咸鸭蛋,又是偏咸,这是要不得的,有人口重,那也不爱吃咸鸭蛋。所以,开早餐不单付出辛苦,也要有点儿智慧,比如,多盛勺粥、多加点咸菜兀的;说是智慧,还在于为人。

春夏秋雨,惟冬而雪。以雪为令,这是厂里要求,成了传统,即使赶上周末,也要进厂扫雪。各车间都有员工在厂里,辖区内的积雪从来都能及时清除,而机关的人员放假在家,只有家在乙烯的进厂扫雪。我所在的分担区近午来了两三个人,我看到他们在扫雪,匆匆地上楼吃了口饭便跟他们一块儿干,清理出个大概,半个钟头收兵。

第一场雪引来真正的寒冷,和此前的冷是两路劲儿,现在的冷是透骨的,我就套上了棉裤腿,小腿暖乎起来,走进真正的冬季才无所顾忌。记得前些日子的某个晚上(1124日),我打开窗子通风,温度计由23℃掉到16℃,当时户外是-14℃;今晚我同样敞开窗子,温度一下子降到3℃,在走廊上就感觉到了寒风——这就是我所说的“两路劲儿”,再比方说吧,以前可以在地上挖坑,现在拿镐头刨,也就几个点儿;拿松花江做比就更直观了,以前要提醒注意安全,现在江面上跑卡车都没事了。

午走没去人工湖,因为雪天的湖畔路很滑,只在居民区里转圈子,走访了几个较大的超市,什么也没买,顺便了解一下果蔬的价格行情。冬季的菜价自然要贵,蔬菜的涨幅不大,水果则要翻番。下午,回到龙凤,同样的东西比乙烯的便宜,买了菜花、黄瓜、大头菜、苹果,拎着回家,换了好几次手(天冷冻手啊)。做得了晚饭(也就是菜),装入饭盒,赶公交返回乙烯。雪后的公交从来都要慢个一拍半拍的,不急,安全就好。

午走时照常会见那只白兔,我以为今天这么冷见不到她了呢,没想到它还在那儿眯觉,我一摸它就嘴鼻耸达耸达地凑过来,看不出冷来——动物比人抗冻啊!2017年12月10日

                                                                          (正在眯觉)
2017年12月10日
                                                                    (摸后)
2017年12月10日
                                                                        (复归老僧入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