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九世纪的沙俄上层社会无法离婚?

(2017-12-09 20:57:01)
标签:

大庆

屠格涅夫

《贵族之家》

分类: 读书
      昨晚值班。一般来说,值班基本无事,不过昨晚遇到一点小事。六点半调度来电话,说总调让我到化一老裂解去一下,有事需要协调。我边往那儿走便心里嘀咕,化一的事跟腈纶有什么关系?原来,化一裂解区的一条暖气线漏了,需要停气处理,涉及到我厂西门外的维修厂房。我知道那座厂房早已划归化建,但不知与我们还有没有关系,便跟着两个维修人员查看现场,后经了解,我们维修车间还有一个班组在那儿,便安排他们把暖气排空,以免停气后冻胀暖气。

人工湖晨走,路上浮着极薄的一层雪,与其说是雪莫如说是霜,有点儿滑。天阴得很,七点了,天还昏着,就这么阴了一整天……阴着憋着,憋不住了,雪在午后开始恣意地挥洒开了,加上风的助力,有点横行霸道的意思了。我傍晚出去,顺风,可以款款地领受雪的诗意,回来顶风,垂首眯眼,风把雪由少女变成了泼妇——这是大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真正的雪,这才叫东北的雪呢……


    继《春潮》、《罗亭》、《父与子》之后,我又看完了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这部小说还是离不开爱情,而屠格涅夫笔下的爱情都一个模式——老男爱少女(这些小说里总是少不了以寡妇为主角的人物,大概跟这种爱情有关)。这几部小说里的主人公没有一个我喜欢的,一个个好像都没正事儿,这次遇上的拉夫列茨基更离谱,居然爱上了自己的外甥女丽莎(虽是远房亲戚),更奇怪的是,丽莎的母亲虽然反对但却没从伦理方面发表意见,就连拉夫列茨基的姑妈、同时也是丽莎的姑婆也没反对(先反对后赞同)这一不伦之恋,假如这事真的成了,他们的关系多混乱呢!
    我反感拉夫列茨基的是,他一个36岁的人,何以爱上19岁的外甥女,结果是害了这个天真的少女,不到20岁就进了空门(修道院);如果不是他的介入,丽莎的命运不会如此悲惨,以世俗看来,追求的他的潘申还是不错的,虽然为人稍微轻浮,但一表人才,28岁就成了宫廷侍卫,而且未来的仕途也一帆风顺。拉夫列茨基对丽莎的第二次爱情好像是对自己的拯救,潜意识里是要摆脱第一次爱情的失败,这是自私的,他应该想到诸多的不般配以及将会产生的悲剧性后果。我更纳闷的是他发现妻子背叛了他以后,为什么还为她提供年金,拿钱养着任由她跟别的男人寻欢作乐而不闻不问。他为什么不离婚?难道当时的俄罗斯社会没有离婚一说?即使背叛也得负担背叛者的生活,这太奇怪了啊!还有,只要分居,就保存了他的体面?这些都让人十分费解——好了,费解就不解了,反正我觉得这是四部中最差的小说,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
    自打看完苏童之后,我觉得该读几本“硬书”,可是太“硬”了又看不进去,在外国小说库里反复打量,选中了不算太“硬”的屠格涅夫,一气儿看了四本,有关的感想都写下了,屠格涅夫这一篇儿也该翻过去了——以前看过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风景描写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那么接下来,我再找哪个过“硬”的作家来打发时光呢?十九世纪的沙俄上层社会无法离婚?
                                                 (化工区正门,风大,雪成了这个效果)
十九世纪的沙俄上层社会无法离婚?

十九世纪的沙俄上层社会无法离婚?

十九世纪的沙俄上层社会无法离婚?

十九世纪的沙俄上层社会无法离婚?
                                                                  (我们的裂解装置)
十九世纪的沙俄上层社会无法离婚?
                                                               (厂外的兴化大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7年12月08日
后一篇:2017年12月10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