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美味的是儿时的记忆

(2012-12-06 21:44:29)
标签:

豆包

东北

美食

分类: 过去的岁月
   

就几天的功夫,天就嘎嘎地冷到- 26啦!

尽管如此,我的午间快走还是不能取消的,因为冬天的运动本来已经很少了,不能再削减了。我的快走没有固定的路线,但小城就那么大,40~50分钟所能转的地儿基本就那几个点,有时我走进超市、市场,不是为了买什么,碰上需要的就买点儿,多数情况就是瞧瞧。

冬天的市场被寒冷冻得十分冷清,外头卖蔬菜的几乎不见了,更多的是卖冻货的摊子,冻鱼、冻鸡、冻梨、冻豆包……

看到豆包又勾起我的陈年往事了——豆包是东北人独有的吃食,就跟酸菜一样很受一些人的喜爱。

小时候,每到年跟前儿,家家都要发黄米面、烀豆馅、蒸粘豆包。那几天里,我妈天天围着锅台转,起锅时的白气笼罩了全屋,人都看不见了。我妈拿着一个很小的木铲儿,蘸着凉水起豆包,两个一组、两个一组的豆包黄澄澄的跟哑铃似的一溜溜地摆在面板上,然后拿到屋外冻上,冻结实了装在仓房的缸里,以后随热随吃。

蒸年干粮的时候成天灶火不断,与灶连通的炕被烧得滚烫滚烫的,有时得在炕席下垫上木板才能睡觉。我那时能干的活儿是抱柴禾、烧火,坐在灶坑前左手往里续苞米秸右手摇风葫芦;如果烧的是煤就省些事,改用电风葫芦,但得是没停电的时候。那时农村的电总停,所以基本上都是靠人力送风。天暗了点根蜡烛放在里外屋间的小窗台上,两下里都能借光。

记忆中我最早拉的是手风匣(跟手风琴一字之差呀),拉着呼达呼达的风匣一会儿膀子就酸了(家住北头的时候)。(搬到南头后)摇手风葫芦也不轻巧,因为没固定,那玩意儿不老实,摇着摇着风嘴儿就歪了,得不时地摆正;有时皮带轮不在一条线上,摇着摇着皮带就掉了,真是烦人啊——记得我跟这家伙发了好多回脾气,可是,跟个死物置气,最后还是得摇着哄着它干活。

我不喜欢吃豆包,到现在也不喜欢。我妈我爸喜欢,到北京了以后有时还自己和面、攥馅地蒸一些吃个新鲜。

我最喜欢吃的是——油渣儿……在灶坑那儿烧着火,我眼瞅着妈从锅里往外撇油,嘴里直咽口水,等到妈把肥肉烤成了渣儿盛在盘子里,我一把接一把地用手抓着往嘴里塞——真香啊!到现在我还嘴馋油渣儿的美味,虽然在今天看来它是纯脂肪的不健康吃物。

过去的吃食最香,因此我写过《遥远的美味》;过去的故事最有回味,所以我时常地沉醉于回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