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2012-03-18 20:48:41)
标签:
文化 |
阅读名著不仅在于欣赏,也是学习、积累的过程,不过,要有一己之得还是得多读古书、旧书,最好是少有人读的书,才会有新的收获。被多数人读烂了的书,想读出新意来很难,所以我很佩服刘心武,能从红楼里读出“秦学”而独树一帜,不容易、不简单。我买了他续的《红楼梦》,但一直没看,因为此前看了太多他的揭秘,就如看一场知道了结果的比赛一样提不起兴趣了。
思想的矿藏已被古人挖掘尽了,今人只能靠炒作概念、生造名词来伪装学术,有的研究前辈先哲,嚼出自己的口味以飨读者,有的包装前人的东西再贴上自己的标签。创新一词到处都是,哪那么容易呢?
有的人是为了有意思而活,有的人则是为了活得有意义,两种人都需要有目标才能活下去,似乎意义天然地凌驾于意思之上,似乎具有“意义”的后一种人也就有了傲视前一种人的“资格”,而活在当世,“意义”没有“意思”活得快活。
人和人为啥长得都不一样捏?千人千面说明人人都该有独特的个性,但人群有一种天然的倾向,那就是削平个性,以千人一面为目的,只听从少数“个性化”的人。
我们有“损有余而补不足”的传统,老想着把别人的长处掐了来掩盖自己的短处,这是人性的悲剧。
人性兼有善恶两面,哪方占得多些,便显现为所谓的好人或坏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演艺界一直在干着毒害年轻人的“事业”,编造出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影视剧,瞧,恶果已经显现在小孩子身上了:两个12岁的小姑娘沉潭自杀,居然是想要穿越、演清宫戏!
家长请注意:孩子为什么“忽悠”120?大人在做,孩子在看。上辈儿的行为可能自己不觉着,但肯定会影响到及显现在下一代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