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读书看报,抬头胡思乱想(14)
(2010-05-27 20:27: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自然灾害使人的形象难看,人类自造的灾难让人从里到外都难看。
厂区的噪音有如均匀的雨声,夜晚门窗紧闭,就如外面在下雨——这是夜雨的模拟。
祖先的简陋生活给予我们一种有利健康的烹饪方式——炖。煎炒烹炸虽香,其害处越来越为人知,但能抵挡得住口腹之欲的人少。锅巴——嘎褙儿,微糊的一层,不也成了当年的美食吗?
各类总结都是用物质、数字说话的,精神性很难量化、数字化,因而不好总结,而人类的延续不光是靠物质,更靠的是精神层面的文明传承。社会在精神总结上含糊不清还说得过去,我们个人不能稀里糊涂,如果抛去了形而上的精神享受,那就是剩下了形而下的动物式生存——那就成了非人式的活着了。
我们现在出的问题,美国以前也出过,为什么没有引为前车之鉴呢?因为我们对美国太迷信了,当成榜样亦步亦趋地学,结果是不辨良莠、连毛病都学来了。
文人多嗜酒,这只是名人的“雅好”,不能成为我辈俗人的借口,何况我尚一事无成呢?功成名就后的贪酒乃成风雅,不名一文只不过是市井酒徒。
自然灾害发生后,一些名人捐款捐物,以示慈善情怀。道德虽不能用金钱衡量,但自掏腰包的慷慨程度会体现其道德的高低。
社会的不良性发展表现在,我不相信人,人也不相信我,彼此不敢信任,在充满警惕甚至敌意的社会里生存,必然活得很累,付出高得多的成本。想当“寄居达人”,真有点儿不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