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烟筒屯及当奈湿地

标签:
骑车户外大庆泰康杜尔伯特烟筒屯当奈湿地旅游 |
分类: 户外单车 |
昨日:
老早就醒了,其时太阳都明晃晃的了。我五点半骑车出发,龙凤-世纪大道-铁人桥-西宾路-庆虹桥,从大庆的东南角斜穿到西北角,然后就顺着让杜路奔泰康了。我上回走让杜路是两年前,两年过去路面还是那样好,不似西宾路的自行车道,全是棱子,那么多年也不知道修修。3级东南风为我助力,这一路都是顺风,骑得甚是轻松,不时还有极为馥郁的丁香香气飘入鼻息。天气好得没法说,只是万里无云的天空有点白云就好了,单纯的蓝反而显不出蓝的醉人了。
十点钟我已进泰康街里,转入奔烟筒屯的Y028公路。这是一条两车道柏油路,路况较好,在原野和湿地里不断地拐弯。此路的
18KM处有个岔路,通向9KM之外的当奈湿地(景区标牌给“当奈”二字前加了“王”字旁,而第二字不仅字库里没有,我手头的字典里也找不着)。这儿的路标有点儿问题,让我和一个司机都有点儿发蒙。
12时整,烟筒屯到了。这是个比我老家大不到哪去的小镇,靠近齐齐哈尔界区。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子何以引起我的兴趣?盖因前此在报上见到关于它的火车站的报道。我不远百多公里骑车跑到这儿来,发现这个小站跟滨洲线上的车站没什么两样,在标准化的模式下已掩盖了俄式风格,只有后边的几座黄房子还遗留着从前中东铁路的影子。不过,在车站旁边我发现了一座圆柱形的“楼子”,上边有“1903”的字样。它应该是座水塔,早已废弃了。这让我想起老家曾有一座方形石头房子,我小时候那里还开澡堂子,现早已拆了;那也是历史的遗物。
我在烟筒屯停留了不到一个小时,吃了午餐(天太热,要了一碗冷面,喝了半瓶啤酒),然后回骑。公路的最后一块28KM的里程碑使我悟出此路编号的由来(Y028),其实距镇中心还有将近3KM呢。回到18KM处的岔路口,骑向当奈湿地。当奈村(后知是前屯)之后出现了五排以“××苑”命名的平房以及相连的塑料大棚,乃食宿采摘游玩的场所。过了又一个小村子(当奈后屯)才是湿地景区。
近几年,当奈湿地被泰康吹得挺响。今天到此一看,不禁哑然失笑:这算什么景区啊?几条木头栈道伸进湿地,盖几个木头亭子;另一方位支起一座大网,我没去看,里头准是养些禽鸟之类的东西。我估计到这儿玩的是划船,再就是吃鱼。停车场处的木头凉棚里有几个当地妇女,她们是做旅游生意的,没有游客来她们说了会儿话就收摊回家了。我脱下衬衫铺在地板上,赤着上身躺在地板上休息。在大太阳下骑了一天车,真是有点儿累了,我倒是想睡一觉,但睡不着。如果不是胃里不得劲儿,躺在这儿吹吹风挺好的。可见,热天里长久运动,胃的消化功能也跟着下降了。
我在这儿躺了近一个半小时,四点钟动身往回骑。这里离泰康27KM,一路顶风,两个多钟头才到街里。我仍住在天湖广场旁的旅馆,这是我第三次在泰康过夜了,俺与杜尔伯特有缘啊!傍晚在天湖广场转了一圈,没有食欲,吃了两根黄瓜,喝了半瓶啤酒,早早地就歇下了。
今日:
按说如此之累,夜里应该睡得很沉才是,可是我就跟睁着眼睛睡一样。吃过早餐,六点半离开泰康,重复昨日的来路,不同的是一路顶风,越骑越慢、越骑越累,五个半小时才回到乙烯。顺风不觉得有风帮忙,顶风才觉风的存在,人是不是不易察觉别人的帮助,多对阻难非常在意?在喇嘛甸之前,看到一辆轿车自燃后烧落了架,就想:还是咱这车子好,架火点也着不了,多低碳环保!
此次骑行等于从大庆辖区的东南到西北,向“南”乃绥化地区,向“北”进入齐齐哈尔界内。两日行程:233KM(1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