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单车之行(3)

(2010-05-17 21:52:34)
标签:

户外

旅游

骑车

分类: 户外单车
   

                                                                           3

 

我在哈尔滨生活了好几年,不知来了多少次,对它的情况可以说再熟悉不过了。我现在置身于江北,并不着急跨桥过江,就骑着车子转一转江北。哈尔滨要开发江北,新的市府大楼已经挺起了骨架,师范大学也已搬到了这里。我真的要好好了解了解此地,见前方路标写着“虎园 4km”,就拐了进去。

这条窄道上跑着很多大卡车,拉着施工用料或碎石废料,掀起阵阵尘土。我觉得4公里的路程顶多十来分钟也就到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在正建设中的哈尔滨商业大学的主楼前出现了岔路,我接着照直向前骑,只见前方出现一片楼宇房舍,悬着的牌匾指示的是龙江村,并且是龙江第一村——这一道上我可是看到不少号称第一的了。在这里没有了指示虎园的路标,见这个第一村挺红火的样子,有一些似是游客模样的人从里面走出来,就折向里边。

这是一个新建不久的小区,正中休闲广场有一如同圆形地堡似的纪念碑,上面镶嵌着黄铜色的金属碑文。原来,1998年松花江、嫩江流域所发的那场大洪水,冲毁了江北的四个村屯——哈拉村、创业村、王府村和前汲家屯,为了安置失去家园的数千人口,由社会各界人士和单位捐献,在此建起了龙江新村。这个新村宛如城市小区,这四个村屯的农民真可说是因祸得福了。我粗略地看了看捐款者的名单,其中有书法家启功,别的都没记住,反正都是一些社会名流。我觉得对这些名人来说,只拿出区区几千元就在此留下大名,是不是显得手笔不太大呀!

这新村可能主要是以旅游业为主,里里外外开了不少饭店酒楼,不少还挺上档次,有的店前停着许多小轿车。我也有点饿了,就想找家抻面店。可能是我的想法儿太渺小,偌大个新村偏就没有一家做我爱吃的这口儿。我在此列举几个此地饭店的名号,你听听如何:老船长、老村长、高老庄、地主大院等等等等。我还非常固执,非得找到一家做抻面的不可,我就不信不能如愿?

一条土坝下一条狭窄的水泥路,一些小车弄起老大的灰尘,那就是通往虎园的路。我爬上堤坝,灰尘就到不了我这里了。向南边望去,只见松花江南岸高楼林立,颇为壮观;而眼前的江北,都是一些乱糟糟的灌木丛。我不太明白去往虎园的这条路为何修得这样窄,两辆相向而行的小车在拐弯的地方会车时都几乎贴在了一起。

我对看虎没啥兴趣,但想看虎的游人还是很多,在停车场里大巴小车满满的停了一院子。在出口处围了一大堆人,看游人抱着一头小虎崽儿照像。那头小老虎时常呲牙咧嘴地发虎威,十分不满人们对它的摆布。但它还没长大到让人怕它的时候,因而受到一阵拍打之后不得不乖一些。这是旅游黄金周的第二天,正是游客云集的时候,虎园里就把小老虎弄出来赚钱。后来从网上得知,在青岛的一处旅游点,也有人弄来三只小老虎与游人照像,将它们折磨的奄奄一息。这也就是虎小,如果整头大的看谁还敢捋虎须?

我不会花钱买那昂贵的门票,只在跟前转了转,无意中真就看见了一头白虎的身影,当我走到跟前时,它已不见了踪影。

我不想再在虎园这儿停留,骑上车按原路返回,却走错了道,误入一个叫集乐村的、乱得没法儿再乱的集市,我还真在这儿发现一个挂着“正宗兰州抻面”的旗幌。虽也知道它不可能正宗,而且看上去就不干净,但“兰州抻面”对我而言就如附有神奇的魔力,一看到就舌间泛出那种熟悉的香味儿,令我不可自制非吃不可——尽管到现在我还从未吃上真正正宗的兰州抻面。这是我吃过的最难吃的面,更别说兰州抻面啦。猛加辣子扒拉几口,我就赶紧走人,却陷入一趟趟简易的农房中,由于有几处正在盖房子,道被堵着,我只好从沙堆砖垛上扛着车子走过去。我杀出重围,返回到平坦的大街上,终于嘘出一口长气。

有些事嘴上可以那么说,笔可以那么写,但真要当真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我们经常以田园诗的意境来想象乡村。瞧我,真的走进乡村,却又觉得它的脏乱和不方便。因此,人人都有叶公好龙的毛病,像我这样总将真实生活诗化的人尤其如此。当我站在哈尔滨美术专修学院的带有红色异域风情的欧式建筑前时,脑子里还一时不能从乱七八糟的集乐村里转出来。我觉得这座楼完全是按西洋人的眼光设计的,似乎它应该只教授西洋油画。它是一座大红的塔楼,一条白色的台阶路旋上正门,门的上方和两侧有五六尊古罗马希腊时期的著名雕塑,门前的水池里,罗丹的思想者仍旧在沉思,不知什么时候能想明白。

在去往太阳岛的路口,有一个大型花坛,是两个手拉手的人的造型及以各色花草装饰的2003,许多游人在那儿拍照留念。新建的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已经对外开放。记得一个多月前在大庆炼化审察该腈纶开工方案时,黑大的那个教授就说这个科技馆值得一看,特别是对于孩子们。我无法描述省科技馆的形状,既呈弧形也似球形。不过有一点是明晰的,那就是似乎当今建科技这一类的堂馆都采用一样的材料和差不多的风格,已成了一个套路。它的正门并不面向大道,而是朝里,有不少人在院子里遛达。指挥车辆停靠的门卫挡住我,要我将自行车停到车棚。我不想进去了,骑上车往出走。

该看的也基本上看差不多了,我不想在江北徘徊了,就过江进了市里。友谊路是哈尔滨沿松花江的一条主要街路,在江北所看到的那些高楼大厦都分布在这条路上,形成了哈尔滨沿江风景线。中央大街和江边的防洪纪念塔处人山人海,这都是哈尔滨最吸引外地游客的去处。尚志大街永远都是最繁忙的,行于其上的车辆似乎总是堵着。我欲一鼓作气冲上霁虹桥,无奈前边挡着一个慢悠悠的老人。哈三中是全省中学的老大,它前边的伸向秋林公司的路不知啥时改为果戈理大街了,而以前它一直是叫奋斗路啊?一曼街上的一曼公园里,赵一曼的塑像昂首挺立。她下面有两伙老年人在支开桌子玩麻将和扑克牌。

在中国,十个男人里得有七八个都会抽烟,似我这等视烟为洪水猛兽、躲之惟恐不及的男人应是凤毛麟角了;所以中国的卷烟厂从来都生意兴隆。瞧,哈尔滨烟厂都办起了以其地方名烟而命名的“老巴夺大酒店”。

我来到了熟悉得闭眼都能摸得到的哈军工。我上大学和那之后的十来年光景,每年我都要来这里很多趟;目标只有一个,找同学李岩。自他199810月离开中国(我是在9月到哈尔滨为他送别与他见了最后一面的)移民加拿大后,我们再没机会见面;我也只是在带女儿来哈尔滨到文化公园(现叫游乐园)玩时对它投去一瞥——岩兄一去,我亦冰城无依矣。那时每回来哈,都是住在岩兄家里,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楼室号——一曼街90417房间。紧临游乐园旁的这一片原白俄老毛子建的墩实厚重的四层方块楼早已不见踪影,原地拔起数座高楼,楼顶当空立着醒目大字:“船舶大厦”、“国家大学科技园”、“哈尔滨软件园”、“中国龙江博士后公寓”。这里已是哈尔滨的南通电脑一条街,原先那烟熏火燎的小市场只留在我的记忆里,不知何时已从现实中蒸发了。

极乐寺就在岩兄家楼后,围绕着它所进行的建筑改造,在我看来应是老城区翻新的一个成功范例。站在这眼目一新的地方,有这样的一种感叹:还有这样一种建法,为什么从前把这么秀美的地方弄得那么乱七八糟?这就像是一个本来眉清目秀的女孩子却搞得蓬头垢面,忽如一天洗得干干净净露出了真面目一样。我来这里不知多少次,却才知它还有一条与东大直街立体交叉垂直的大街。打开了门户,新建了“文园”牌坊,彩饰一新的普照寺居然没引起我的反感,新的步行街在早还被圈在院子里,街旁尽是卖佛器的店铺,但我见更多的人把它当成休闲的场所。这里的变化太大了,出国五年了的岩兄有朝一日归来还能认出这儿吗?

我骑进军工大院,门口有好几个牌子,“哈尔滨工程大学”蜷缩在其它代表着军界部门的牌子中,仿佛是被几个军人押解下的小学生一样。

我的计划是利用今天这余下的时间在军工转一下,然后去母校,在那儿附近找个住处,夜间在校园里走走,温习一下当年的日子。我的学生情结再次不可救药地发作,居然骑了一天车子仍旧没觉得累,是不是和这情结有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