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与静皆能读书

(2010-04-18 20:20:18)
标签:

读书

海子

读者

杂谈

分类: 随笔
   

3月26日:

上午开过调度会,我将所有能想到的事都清理一下,该交代的交代了,做好出门前的准备,此乃我行事的一贯作风。午后,我从大庆乘车去哈尔滨,将停留两晚。T5006次一站即至哈尔滨,也许因为周末,车厢里挤满了人。

火车上即使站着也是要看书的,翻翻《读者》。

 

这期《读者》的封面中是岩浆中依然苍翠的绿树,似在表现生命力的顽强。这是一幅看上去挺美的风景,不过,远看是风景,置身其中则是灾难。

 

今天是海子的忌日,21年前,这个年轻诗人在山海关卧轨自杀。那时我也写诗,多是古体诗词,现代诗看的少,根本不知道他的诗好到啥程度,其身后之名日隆也许跟他的死不无关系。我更愿意从平常人的角度看待他的行为:有什么大不了的事非要去死呢?我认为,凡是在父母健在时自杀的人都是自私的。如果说你有九十九个理由活不下去了,那么父母是你最后一个不能去死的理由。你以死寻求解脱、一了百了,想过父母是怎样承受丧子之痛的吗?他们把你养大成人,还没指望你养老得济,结果你却以死撕扯他们的心,何其残忍的自私啊!所以,我对海子的死一点儿都不惋惜,只是为他的父母难过,这两个老人已垂垂老矣,却要陪伴着自己的儿子的坟墓凄苦地走向自己的坟墓……

 

 3月27日:                               

天越来越长了,五点已大亮,阳光照进来,使本已很热的房间更热了。

吃过早餐,我出了宾馆,走向火车站。先在地下书摊转了转,没有可买的书,往回走时特地步测了从宾馆到火车站所需的时间,为求精准,我把终始点严格地定在候车室与宾馆门前——这样做是为了明早赶火车更加从容。

哈尔滨是我熟得没法儿再熟的地方,中午吃了一份盖饭快餐,便呆在宾馆里看书。

没让服务员打扫房间。俺节俭惯了,跟低碳无关。服务员倒掉垃圾筐后问了句:“关门吗,老师?”也许见我的床头堆的全是书,再加上满头白发、一脸书呆子气,她才把我叫做“老师”的吧?这是校办的宾馆,入住的客人老师居多,她这么称呼也很自然,只不过我这不是老师的人被称为老师觉得有点儿受宠若惊。对老师我绝对尊重。

 

斜眼看人传达的是自己对人的不屑、厌恶、鄙视,可这副面容客观地说真不敢恭维,很难看。内心装着恶念,面目亦可憎。爱美之人切记,心态平和是最好的美容秘诀。

 

理解幽默须有点儿智慧才行。

 

多数人在大人物、名人、自己的领导面前会表现出缩手缩脚的紧张,他们怕什么呢?如果说领导管着自己,可大人物、名人离自己太远是管不着自己的呀!大小是相对的,这些小人物式的紧张缘于对露怯的恐惧,更怕窘态被比自己更小的手下人看到,于是更紧张了,装腔作势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小”来。

 

在大学校园内,看着那么多青春朝气的女孩子,我心里流动的是父辈的慈爱,体会到人老之后对小辈儿的喜爱可以冲破血缘关系,看着她们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老人有老人的福气,可以微笑着欣赏女孩子们的快乐而不会被疑为邪念。我还不是老人,却已有了老人的心态,或者说是岁月与女儿共同打造的。确切地说,她们因为还是孩子,所以可爱;一旦长成女人,孩子的可爱就失去了,这样的感受也就无影无踪了。细加琢磨一下人一点点变老的心理轨迹也是挺有意思的事。自己可以成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