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走江南(16)
(2009-04-02 20:37:36)
标签:
苏州观前街好人民间小吃旅游 |
分类: 游记 |
从同里回来苏州城里,天还尚早,我没呆在酒店,又去外面转悠。天依然阴晦着,更显出临暮时分的黑暗。我在细巷内不紧不慢地走着,巷里很静。在肖家巷西口的临顿路处,几间十分平常的平房挂着一块儿木牌:“艾步蟾故居(1854——1933),吴中名医,以善治伤寒名噪一时,行医五十余载……”云云。我没听说这个近代名医,中国太大了,历史这么长,不知名儿的名人多了去了。
跨过临顿路,就是观前街。天上掉下了雨丝,而后逐渐大了起来。我已将伞交还给宾馆前台,便贴着墙根儿走,靠商店的房檐遮挡一下雨。夜色已完全笼罩了步行街,但楼房的霓虹灯光流淌到街上,映得地上的水迹粼粼闪动。
雨越来越大,一时半会儿没有停的意思,我干脆跑进雨里,意在寻找一家合我胃口的饭馆。围着玄妙观跑了半圈,直奔灯火辉煌处,钻进了位于观前街碧凤坊的“好人民间小吃”。号称小吃,却有很大的厅堂,食客如云,服务员象走马灯等一样地穿梭于桌子之间。我选了一张靠窗的方桌坐下,端详着这家川字号苏州分店的订餐卡。正面斜印着几个字:有好人当然有口福;背面印的是:取民间百姓家山野鲜美之味,圆现代人回归自然之梦。这家饭店的规矩是提前付款,更令我诧异的是连玻璃杯都没有,只能用一次性纸杯喝酒;白酒也只一种,没有选择;茶水的没有,想喝自己去饮水机那儿接。
窗外一家叫“休闲小站”的酒吧,里头坐的全是少男少女。这些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泡在这种地方玩情调,我总觉得是在装腔作势。说实在的,我很看不惯那些只知享受、脑袋空空如也的所谓“新新人类”,自己没挣一分钱,却毫不心疼地花父母的钱出来“扮酷”——我这不是有点儿九斤老太啦?
人皆谓苏杭出美女,此次来苏州,我没见到多少苏州美女。各地城市已然大同,美也一律程式化,粗看都很美,细赏都一个味儿,顶多落俩字:好看。我给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苏州姑娘打了最高分,还把几地美女做了一番对比:“苏州的姑娘最美。美在何处呢?江南的清秀似太笼统,这种美尽在不言中。在南京,姑娘的脸面倒很中看,但身材就不够理想;上海姑娘虽然举止文雅、仪态稳重,但脸面身材二者皆亏,仅整体透出的气质才显得美。地杰人灵,姑苏城盛产风流才子,也辈出绝代佳人”。
我在“好人小吃”呆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将近俩小时。我跟前儿的几张桌子已换了好几波儿客人了。我更新奇的是那些去总台买单的服务员竟依次排队,可见这家饭店开得有多火呀!
外面的雨停了,我遛达着回住处。住处所在的白塔东路有一溜宠物商店,怪不得我能听到狗的叫声不断,夜间此时安静了下来。现在还有一家宠物医院在营业,我走了进去。一对年轻夫妇抱着他们的爱犬来看病,那条小狗没一点精神头儿,鼻子干干的。穿白大褂的医生象给人看病一样,给狗做着血常规、写着处方。另一张桌旁,一只狗卧在主人的怀里,小爪子上扎着针头,原来在打吊瓶——好家伙,这狗享受的待遇跟人似的,啊不,人还赶不上狗——全世界、中国有多少人得了病也看不起的呀!
回到住处,我在酒店餐厅稍事停留。萃华园大酒店的的总经理喜欢舞文弄墨,餐厅四壁挂着他的大作,前台挂着他和陆文夫的合影。我觉得这位总经理有点儿犯酸,而且写的东西跟女人似的,根本没有男人的气度。服务员递给我一本这位总经理出的散文集,是对外售卖的——哦,赠送给客人不是更爽气吗?
让我以十七年前离开苏州后写的日记作为此次告别苏州的结语吧:“如果有人问,你去过苏州吗?我会说去过了。可我内心在回答,没有;因为我不够资格。我根本没读懂苏州园林。如果没有学好这门知识,去苏州一百次也毫无作用。……有人说,至此(指这次差使)不去苏杭有些太遗憾了,我想这没什么遗憾的。这不会是最后一次。等到我饱学之后,再来游苏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