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儿五年前的小提琴比赛

(2009-03-11 20:33:08)
标签:

小提琴

哈尔滨

大庆

杂谈

分类: 随笔

女儿打电话问我,从前她参加的小提琴比赛得的是什么奖,意思是在高考中能否有用。我找出那两本获奖证书,不禁想起五年前的参赛经过。

                                               1

 

2004年元旦的清晨,我坐着公交车,去萨尔图给女儿领取准考证。

几天前的琴课上,老师建议让女儿参加一个小提琴大奖赛,我不清楚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赛事——现在的各种大赛太多太滥了,纯粹是一些人以敛钱为目的,凑上几个人张罗起来的。不过既然老师推荐了,我也就随口答应了。

在采油一厂的办公楼前下了车,我顺着世纪大道一直向前走,在草原装饰材料市场那儿的转盘处向北拐入友谊大街,没多长时间,到了大庆歌舞剧院。这个院落的门垛上还挂着大庆话剧院的牌子,相比之下它们上面的汽配商店的牌子更为显眼。

老师还没到,我就在院里四处走了走。

大庆歌舞剧院的楼房很是陈旧,四层,中间门楼是五层,上面挂着好些与艺术不沾边的牌子,表明这一艺术团体的不景气,不得不靠出租场地养活自己,就跟前几年书店里的柜台几乎全部做了各类服装买卖是一个道理。

歌舞剧院门口的墙上贴着催交住房补差费的明细,宣传板上贴着“非典”时期的组织机构等一类的纸片,粉笔书写的“防治非典,人人有责”既能见出搞艺术之人的散漫习性,也透露着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态度。后院的四层小楼门脸上挂着“大庆歌舞团”的牌子,里边空荡荡的看不到一个人。几辆大车正在装载着成山的空啤酒瓶子,这里更像是个啤酒批发部。

主楼右侧的院里,左门垛上是管弦乐团的牌子,右边是一家汽车修理厂。主楼侧翼是二层楼,一楼为一溜车库,二楼是一间间的乐手练习室,每个乐手一间。这些个练习室称之为鸽子窝还差不多,每间屋长宽也就两米,里头放一桌一椅,再就是乐手的乐器和谱台。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音乐团体都是这样的,反正这就是现在大庆歌舞剧院的现状。

歌舞团的墙外,是大庆体育馆的院子。这一带似乎是发展中的大庆被遗忘了的角落,放眼四望,全是陈旧的楼房,绝没有人们所见的龙南、新村的气象。这座大庆体育馆显然已经废弃,它那圆弧顶正面的中间,还挂着一个圆形徽标,有“大庆石油文化节  1992的字样。它的旁边有一座大庆博物馆,也是同样的陈旧老气,与其称谓很是相符。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再有二十天就是农历新年了,作为艺术表演单位肯定是要忙碌一些的。有些人是打车来的,也有开着自家车来的,都拎着自己的乐器。开着蓝色夏利车来的老师交给我一个蓝皮活动说明书和一个参赛证,我翻看一下其中的内容。为了发现艺术新人,在京的某团体发起了这一活动,在各省设立分赛区,举办这种选拔赛。黑龙江省在包括大庆在内的七个市区设了预选赛区,初步选拔后到哈尔滨参加省里的复赛。预赛和复赛两项的平均成绩评出金、银、铜及优秀奖,获得金、银、铜奖的选手将进京参加半决赛和决赛。

第二天,也就是12,我带着女儿来到位于让胡路西宾路口的国韵民族乐器教培中心,从正面看它是一家乐器商店。从侧门入内,走廊两边是教室和办公室,看上去还很洁净,再往里就是商店的大厅——现在临时作为比赛表演的场地。在各种待售的乐器间,两张长桌后坐着三个评委,还有三四个工作人员负责登记、音响调制等事宜。在门上悬挂一条横幅,“首届中国青少年演艺新人选拔赛——大庆分赛区”。我们进去时一个小女孩儿正演奏二胡,她之后就轮到女儿演奏小提琴。女儿先是不照谱背着拉,但拉着拉着就忘了,显然是紧张了,这支曲子她是能背着拉下来的。我拿出琴谱,女儿看着谱子拉完了《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老师说了句“这音儿才出来”,我也觉出了前后音色的差别。我们站在一旁看了其他一些小选手的表演,除了少数歌艺表演和笛子独奏,剩下的几乎都是钢琴和二胡。我看了下表格,报名小提琴的只有两人,包括女儿在内。最后的成绩排名得按年龄划分的儿童组、少年组和青年组,并不是按乐器划分的;结果如何,还得等到去省里比完以后才能知道。

 

                                      2

 

省里的复赛定于115,地点在哈军工院里。

114,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下午,我和女儿到了哈尔滨,住在军工跟前的东方宾馆。我与女儿先到哈军工院里的八一宾馆的大赛筹备会务组,打听好情况,看了一下次日将作为赛场的二楼大会议室。作为西洋乐器的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比赛时间安排在明天下午,女儿排在第44号,估计得挺晚。

第二天,我和女儿来到军人俱乐部——声乐、舞蹈项目的赛场。这是一座有些年头的礼堂,推开陈旧的木头门,走进不加任何修饰的礼堂里。这是一个约容纳千余人的剧场,有一个演出的大舞台。此刻台上有一个小伙子正在演奏萨克斯管,台下第一排的座位上坐着六七个评委,后面是一些等待参赛的选手和他们的家长、亲属。礼堂外的边厅,有几个女孩还在做临场前的练习。舞台上方悬挂着一长条会标“首届中国青少年演艺新人推选大赛黑龙江省分赛区”。我和女儿找个地方坐下来观看舞台上的表演。

参赛的选手以各种姿势走到台前,大多都很不习惯、也很紧张地向评委报出自己的号数及参赛节目名称,有的慌里慌张、丢三落四忘了说,就开始表演。个别的几个显得挺老练,估计不是艺术学校的学生,就是有演出经验的学生。一个表演配乐诗朗诵的小女孩很是投入,我觉得她的节目不错。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一个体态丰满的女学生,竟然在台上很别扭地跳了一段健美操。这样的节目怎么能搬到台上来?更何况她跳得难看死了,连女儿都为她难受。

来自肇东小天鹅艺术团的舞蹈表演让我觉得确实不错,哦,没想到家乡的文艺这么厉害!参赛的选手有好几十人,儿童组、少年组、青年组都有大型舞蹈表演,而且服装是非常正规的演出服。以我看来,他们的表演就如同电视上播放的正式演出,很有水平。

一个十分漂亮、化着装的小姑娘从台上下来,仍意犹未尽地扭着腰身,摆着各种姿势让她的爸爸拿着摄像机给她录像。她虽还穿着那单薄的演出服,却好像一点都不觉冷,满大厅地活蹦乱跳着。这小姑娘有着强烈的表演欲,十分自信自己的舞跳得很好,那小模样真有点儿未来演员的样儿,活泼的神态特招人喜爱。

快近中午,台下有些人趴在座椅靠背上睡了,他们应该是陪孩子参赛从外地赶来的家长。

午饭后,我们带上琴来到了八一宾馆的比赛地点。

宾馆大厅到处都是来参赛的大人、孩子。比赛正式开始时间比预定的晚了一会儿,前排就坐的评委也没有上午见到的多,只有四五位。下午的选手以演奏二胡、笛子的居多,小提琴只有四人。我坐的前排有一个四十左右岁、也是来自大庆的女人,她的女儿与我的女儿差不多大,乐器是笛子。另一个戴眼镜的妇女带着她的儿子,我一见所拿的乐器也是小提琴,一搭话才知道她的儿子与我女儿都是同一个老师。她说,看这儿还有点像是赛场的意思,“你瞧咱大庆那初赛,太不正规啦!”我也有同感。

几架巨大的古筝演奏之后,是众多的长笛。大庆那个女孩儿是照谱吹的,我觉得她没啥希望。

女儿心里肯定紧张,跟我说要不也照谱拉吧。我给她鼓劲,尽力让她放松些,别害怕。

终于轮到小提琴了。第一个演奏小提琴的是一个哈尔滨女孩儿,可能有急事提到了前边。第二个是一个约摸十四五岁、来自鸡西的女孩子,她化了淡装,用自带的伴奏带拉了一首中国曲子,看上去没有怯场,听上去效果也不错。

我和女儿站在台边等着,那女孩子拉完后,女儿上场了,时间是1630。她太紧张了,报幕时声音都发抖了,最后变得结巴了。我听过不知多少遍的《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响了起来,虽然有两处打喯儿,不过总算完整地拉完了。很短的五分钟,女儿觉得太长了。她的自我感觉怎样呢?我觉得声音低而干涩,是离麦克远,还是空间过于宽阔?女儿拉完后,我鼓了掌,也带动了稀稀落落的一小片礼节性的掌声。

少年组小提琴最后一个就是那个大庆的男孩,他倒是一点也不紧张,但有点太过于随便了,嘻皮笑脸地报完幕后,以十分规范的姿势拉了起来。他拉的是《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拉的比女儿要好。

看完一个青年组一个小伙子拉完小提琴,我和女儿到大厅里等车。天完全黑了,冷风不时地从外面吹进来,大厅里热闹的氛围和明亮的灯光显得还很温暖。

几天后,比赛结果出来了,女儿当然没能取得进京参赛的资格,这完全在意料之中。女儿得到了一张大庆市金奖及省赛的优秀奖证书,它们对女儿的学业起不到啥作用,但作为一次经历,比得不得奖更为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