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读思
(2008-12-22 21:54:28)
标签:
读书《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卢梭《漫步遐思录》经典杂谈 |
分类: 读书 |
清晨,放在窗台上的牙膏在接缝处冻裂,可见气温之低,不过也才 零下26℃,而我小时候的冬天经常低于零下30℃,为啥没留下太冷的感觉——是不是人小没记性?
煮了一盔子热乎乎的面条吃下,积蓄体内的热量恰好够支撑着我慢速走进厂里——刚吃完饭是不可快走的。
上午看完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
我并未觉得《小王子》似评价的那么高,这篇童话里所含的哲理在今天已不新鲜,估计六十年前的世界欣赏这股清风。成人世界对孩提时代的怀恋是永恒的,人再向往也回不到(也不愿回到)童年。以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固然单纯美好,真实的大人世界只能复杂地了此一生,空留下对童真情趣的向往。
午后乃至晚间,无意间拿起卢梭《漫步遐思录》。看过几篇,只听出卢梭满怀怨恨地对遭受政敌迫害的控诉,没领略到他思想的玄机,问自己还要不要读下去?
读书并不总是乐事,有时竟是苦行。
哲学家告诉我们要读经典,可是——这经典真是让人头疼啊!这类书只能耐着性子、硬着头皮看下去。
酸涩了一天的眼睛,在绕人的文字间给大脑送去几条意思不大的“感想”:
较之孩子,成人的感觉是迟钝的,世故钝化了感觉的触角,如同被风化了的木乃伊一样干干巴巴。
你向世界、宇宙发问,答案寓于其中,就跟回音一样。
你走进人群以避免孤独,却发现更加孤独。
成人世界丢掉了童心,把简单弄成复杂,自产烦恼——不这样他们活着没事可做,因为他们没了孩子式的童心。
假想中的威胁比实际的惩罚更具力量,因为在想象中它会成倍地放大。
痛苦而能获得有益的感受才不白经痛苦,这须借助自省,也就是灵魂的自抚。
——算了,不折磨自己了,找点轻松的看,叶兆言的小说,生活的味儿足,就他了。
晚间值班,仅以苹果、梨各一小枚为餐,不吃晚饭,清清肠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