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悟:钱钟书与杨绛的相濡以沫

(2014-09-08 11:44:50)
标签:

情感

分类: 微言微悟

 

悟:钱钟书与杨绛的相濡以沫

知怎得,忆起杨绛和钱钟书两位巨擘。


先从杨绛先生的豁达小诗开始: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都不屑。我热爱大自然,其次就是生命和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不是文学圈中人,忆起两位大家,是到了寻求豁达的年龄,还是为找到一丝心灵的救赎和安慰。还是不知,为何忆起?


品品上面那几句豁达的小诗,可得到一份恬静,给自己一份心灵的慰藉。也可以觅到人为何活着的精妙回答。知道自己心在哪里,不会迷失方向。归途,不用寻找。


再想十多年前捧着《堂吉诃德》看,字里行间读到的是杨绛先生的幽默和智慧,一种与钱钟书相同的睿智,隔着时空用文字进行心灵的交流。想想才子才女的一世情缘真是让人艳羡……


复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等待是很烦心的,可是,说不等,却是急切的等…什么都胡思乱想。这几句直白的话直触人的心底,简单的让你无法回避。一对八十多岁老人的相濡以沫让你由衷的感佩。彼此依靠,不能分开一分一秒。


钱钟书对与杨绛先生结合的感语是这样的:我在见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让人感动到底!又依稀记起钱钟书与杨绛先生在清华园时的那两句小诗。"除蛇草深钩难着,御寇颓垣守不牢"。有人解析这两句小诗,是两位大家在初恋时恩爱的写照,也和了几十年后钱钟书先生的上述感语。


忆起两位大家,是对夫妻相濡以沫的思考?是感念自己的妻子,也这般的疼爱和挂念。是要告诉自己在工作之余,也要把更多给到妻子和孩子。也如杨绛先生写得《我们仨》那样,亲情永不可分离。


两位大师的携手相伴是对人生最好的注脚。《我们仨》中平时的文字,渗透出来家的温暖和平实,是居家温馨最好的释义......

 

如今,杨绛先生已是百岁老人。她对生活的感悟更进一层,指引我们的灵魂不断归真:“一个人经过不同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经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值此中秋,祝天下月圆人圆事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