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清风识车 |
——汽车发展与汽车环保是与生俱来的一对矛盾体,汽车越是快发展对环保的要求就越高。所以,关于汽车新能源才会如此受到国际汽车巨头的关注。当中国汽车市场以每年2000万辆的速度发展时,我们忽略了汽车数字及拉动GDP数值后产生的环保副作用,大气环境的PM2.5值就是一个最直接的缩影,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为了长远环保及子孙后代的绵延发展,提高排放标准是比新能源更有效的方法。
——为了PM2.5值监测和治理的实际需要,为了履行中国对国际社会排污减排的承诺,对数字庞大的汽车载体提高标准是当务之急。当然站在不同利益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会有不同结果,做为汽车消费者和普通城市居民对标准的提升是持欢迎态度的,对于企业应对来说多少会有些许的微词,一个标准的改变会对汽车产业链产生深入的影响,在逐步深化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
——1、我们要思考汽车排放V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否真正落到实处?如是为了环境的治理的实际需要,就应该把标准的提高真正落到实处。其实在历次的标准提升过程中,汽车企业无关大小都无一例外的通过,背后的潜规则大家都心知肚明。汽车市场如此的发展速度,我们应该知道排放标准的提升,会为后续环境产生多少的积极作用。汽车排放V标准能否真正落到实处,一可以看看PM2.5的变化,二可以看看退出的零部件企业,三可以看看退出的整车企业,四可以看看波及到的汽车流通渠道。如果这四个方面都没有什么变化,汽车V标准又是一次口号而已。
——2、自主汽车在技术提升方面不要再喊冤叫屈。提高技术标准和消化技术标准提升的成本,对于当前的自主品牌车企确实是一个挑战。站在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角度企业需要承担这样的社会责任,这样的责任不因企业的体制不同而设定不同标准。我们的自主汽车早就喊了多年的国际化,一些企业在排放标准上不是早就与国际同步了吗?对于具备能力的企业(不管自主还是合资)不会纠结于标准的提升,这是汽车企业必需承担的社会责任。所以技术标准的提升,也是促进汽车行业优胜劣汰的一把尺子。
——3、汽车排放标准的提高需要匹配相应的油品质量,这对石油巨头的保障能力是一个考验,在油品质量方面我们也知道有公开的潜归则。只是想强调现在如此巨大的汽车基数和增长速度、如此恶化的周边环境不能再这个方面再潜归则了,环境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尤其看到各大城市交通高峰期的一片停车场现象,深思排放对我们人类的毒害。建议石油巨头们在油品质量方面先行,少给一些汽车企业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借口。
——4、京V标准是试点更是方向,对于其它一线城市、拥堵严重城市、重点旅游城市,都会在北京示范下相继实施。当前汽车企业需要接合自身的技术实际及推进的节奏,合理考虑渠道在区域市场的布局及补偿方案。在某一阶段策略性的退出一些市场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给自己的客户做好善后和服务。
——京V标准示范实施是一件好事情,汽车行业不要为了眼前利益或纠结或呼喊,大家都懂得……过激反映源于不自信!
(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