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莫言清风 |
分类: 清风识车 |
——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季度汽车行业累计销售498.37万辆,同比增长8.08%(其中乘用车同比增长9.07%、商用车同比增长4.86%),低于2010年底对汽车行业15%的增长预判。
——每年1季度是车市全年走势的风向标,2011年车市全年的实际增幅很难超过10%。综合考虑2010年4季度各种汽车消费政策对消费的刺激,2011年4季度很难再实现去年销售高点,车市在今年4季度可能出现增长。
——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季度轿车累计销售262.00万辆,同比增长幅度为9.03%,与去年4季度20%的同比增幅出现大幅回落,而且增长幅度有继续回落的趋势;
——1季度SUV累计销售39.46万辆,同比增长幅度为46.75%,与去年4季度80%的同比增幅同样出现回落,SUV市场3月同比增幅继续回落至33.94%,市场基本达到了14-15万辆/月的阶段高点;
——1季度MPV累计销售12.17万辆,同比增长幅度为18.63%,与去年4季度60%以上的同比增长回落明显,MPV市场3月同比增幅稳定在17.72%的水平,市场可能会在4-5万辆/月的阶段水平徘徊。
——可以确切的得出结论:汽车市场增幅全面回落,回落趋势超出前期预判。车市不确定性因素还在增加,三大汽车鼓励政策退出、年内到当前三次提准两次加息两调油价,纷纷影响车市并加剧流通渠道的经营压力。一系列相关政策对车市的影响还未真正显现,2季度车市表现及增长幅度有望继续走低。
——汽车行业当前理性调低2011年车市增长的预期非常有必要,当然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不同企业的市场表现差异明显,企业需要结合内外部环境特点综合评估2011年度的营销目标。
——2011年1季度通用和大众继续在华领跑,根据两大品牌在年内的产品策略,南北大众在B级市场有望继续增加市场份额;
——日系企业整体出现后退迹象,加上日本强震的深入影响,在三年的调整阶段日系车企很难跟上市场节拍;
——韩系品牌在轿车市场达到阶段高点,在中级车市以下出现了回落趋势,后续方向在SUV市场的可观增量,更包括在B级市场突围能否获得成功;
——自主品牌的比亚迪还在消化快增长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渠道生存及渠道质量对比亚迪来说是比新品更重要的事情;
——奇瑞继续面临战略转型过程中产品结构能否突破的困局,转来转去奇瑞被记忆的还是老三样QQ、旗云和瑞虎;
——吉利的发展节奏放缓了3年,帝豪系列可否助力发展加速还是未知数,吉利问题不在战略不在产品,而渠道体系能力的全面优化和重点提升;
——在2011年车市调整过程中,日系、韩系、自主都难快速启动,对于早有绸缪的企业或许在困境下有弯道超车的可能,而这个可能基本上在合资自主车型方面下了狠功夫的企业们,这无疑是对自主品牌的又一次围剿。市场换技术失败就失败了,自主品牌成长起来已经是最大成果,搞一个合资自主出来挑衅自主品牌,是一次比市场换技术更荒谬的错误。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2009-2010年,汽车行业的增长幅度都超过了行业预期,而这一惯性思维或许会继续让行业高看2011年的汽车行业……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抗通胀的要求以及紧张的交通环境,都不支持汽车行业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预期。当的同事惊讶的告诉我拉萨都已经开始堵车时,我更确信中国进入了汽车全面拥堵时代,那些理论层面的增长在三四级市场也经不住仔细推敲……汽车行业需要放缓步伐!
调低2011年车市的增长预期,自主品牌尤其在质上面下功夫(一是产品质量,二是渠道质量,三是品牌质量)
关于汽车行业的一切一切都要从2009-2010的做加法转变成为2011年之后的做减法,唯此自主品牌在车市调整的岁月里才可能获得新生。以往我们被市场拉着长享受加速度,现在我们被市场叫停一切抓质,这真的是好时机
仔细琢磨一下当前复杂的经济和市场环境,2011年车市的调整与2004年似有异曲同工之处,即使没有人欢迎看空市场的论调,可是2011年4月的上海车展就如同2004年的北京车展……
(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011车市硬着陆:①中汽协数据显示,车市增幅从2010年32%回落到2011年1季度的8%和2011年3月的5%,如此大幅调整可视为车市硬着陆②汽车各细分市场都现阶段高点特征,向上突破已经乏力内部竞争加剧,交叉乘用车企业和渠道面临诸多挑战③车市回调已经触底还是刚开始需要观察,后市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
汽车持续高增长是灾难是阴谋~中国用全球最大最快的市场驱动着全球汽车主要增量,自身没有换来更多利润也没做强自身,为洋品牌国外市场的滞胀埋单;我们高消耗了资源并带来一揽子的问题,高增长是别人喜欢得自己痛苦的,国外品牌将增长驱动力放到中国市场是阴谋~现在看车市降下来是好事,和谐汽车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