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汽名爵:能否四两拨千斤?

(2007-03-26 16:08:18)

南汽名爵7系将于3月27日下线,在收购MG罗孚项目一波三折的南汽,始终保持了低调的态度。笔者昨晚在CCTV-2的对话栏目中,意外看到了南汽董事长王浩良谈收罗孚的前前后后。南汽收购罗孚是一个国际并购案例中以弱胜强的典范,南汽能在收购罗孚的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可见王浩良的战略天赋。示弱以人,是南汽成功并购的关键。南汽始终保持着低调前行的态度,在名爵7系下线的关键时刻,南汽的低调作风能否再次带给南汽另一份惊喜?

 

南汽名爵的最大难点在哪里?

名爵也好,荣威750(罗孚750)也好,面临的是大难点就是客户的接受问题。英伦血统的定位是否适合中国的消费者,在中高端车市,是否有英系车型的一席之地。到目前为止,英系的豪华车型已经进入,而荣威750和名爵7系,都是首次进入中高端这个新的细分市场,除了客户的接受问题外,更需要一个市场的培养过程。

 

南汽与上汽在罗孚上的不同?

从大的方面来说,南汽拥有了MG的产品和这个品牌,在营销工作中可以继续使用MG品牌。而上汽不得不在失去罗孚品牌后,而重新打造一个自主品牌和荣威的新概念。从具体的产品层面看,上汽对产品进行了大胆的再创造,对荣威750的外观、内饰等部位都有自己的创新;而南汽则在第一阶段保持了原汁原味的英伦血统,在名爵7系的底盘系统和动力方面都保持不动。南汽在罗孚项目上目前处在消化的第一个阶段。

南汽与上汽另一个大的不同在于拥有罗孚的动力总成资产,同时保留了在英国本土的一条生产线。动力总成本身可给南汽带来整车之外的新增空间,英国本土的生产线为名爵重新启动欧洲的市场有很大帮助。这个不同点,为南汽留下了多于上汽的一条后路。

 

南汽名爵能否四两拨千斤?

上汽在品牌新塑方面可谓倾尽心机,大量奖金的投入已经打下了一个基础。南汽不是在空白上做起,因此显得稍轻松些。所以在荣威750上市的前一天,南汽果断的发布了名爵品牌,欲借力快速提升名爵品牌,只是这个品牌价值能否转换,还需要商榷。昨晚CCTV-2的对话应该也是为名爵7系的上市做铺垫。南汽、上汽、罗孚是分不开的铁三角关系,这种联想是谁也阻止不了的,有这层关系,南汽或许可以做到四两拨千斤。

南汽即使做到了四两拨千斤,也未必会拥有良好的市场业绩。一是知名度不等于认知度,在被广泛知晓的情况下,如何转换成销售力还是一个问题。这个营销的过程,包括渠道建设、品牌塑造、产品推广等多个方面。这些,南汽是否都准备好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