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汽车发展史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英国车在100年的发展史中摒弃了大众化走向了高端。即使MINI这样的小车也因为其经典形象而远远高于同级车型。宾利、劳斯莱斯、捷豹、阿斯顿马丁等血统的英国车型已经成为了昂贵的代名词。
传承了罗孚血统的荣威750,在北京车展上强化着英伦之风的概念。这是否意味着罗孚在入乡随俗的中国化进程中,会延续英国车昂贵的贵族系统呢?市场环境必定不同,荣威750在国内市场还是一个弱势品牌,上汽打造荣威品牌还需要一个过程。在市场巨大且又竞争激烈的中国车市,荣威750究竟能否打破自主品牌车型的价格比合资品牌低的怪圈呢?
荣威750还缺少了什么?
从上汽染指罗孚项目到最后的商标旁落他人,罗孚的中国化进程一直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其中的坎坷辛酸或许只有当事人才可以体味深刻。当罗孚商标最终旁落他人之后,上汽快速打造了一个新的自主品牌和商标—荣威。
荣威品牌和商标的传播还是相当成功的,加上荣威750传承了罗孚的设计和制造体系,在上汽的培植下,我们无需怀疑荣威750产品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荣威的完美可以在中高端车市轻松取得突破。
罗孚被业内人士所知晓,但是其在中国市场还没有被广泛的认知。这是荣威750面对并且必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传承罗孚的经典并不等于荣威750拥有了罗孚的经典,在中国化的进程中,荣威750还是要拥有自己的特色。上汽需要让消费者认识荣威750的经典,而忘记没落的贵族罗孚750。
荣威品牌经过成功塑造和推广后,与其它的中高端品牌相比,还是个弱势品牌,或者说荣威750需要从罗孚没落的边缘和阴影中走出来。上汽所谓要打造荣威品牌的说法是毫无疑问的,对于一款自主品牌的中高端车型,没有品牌的强大支撑,很难做强做大。
荣威750的竞争对手是谁?
在20-30万元的十多款中高端车型,可谓全是荣威的强大竞争对手。要想分食中高端车市的市场份额,荣威750作为一个后来者,任何一个竞争车型都不能忽略。但是在这个中高端车型中,荣威750又与任何一款车型不同。可谓任何一款车型又都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上汽需要让中高端车市的消费者快速接受荣威750的英伦之风,所以说它的最大竞争对手是消费者。
荣威750传承的英伦之风和贵族之气,是雅阁、凯美瑞、领驭、马自达6、天籁、锐志等任何一款车型所不具备的。如果说消费者可以在雅阁和凯美瑞之间徘徊,为最终的选择为难,那么这个消费者不会在荣威750和雅阁之间进行徘徊,这两款车型完全是两种风格两种目标群体。虽同是中高端车型,但是受众群体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别,荣威750在传承英伦之风时,应该避开被边缘化的危险。必定,中国车市的消费者如英国般的绅士还是少了些,上汽应把英伦之风的内涵和外延适当扩大。
荣威750的差异化优势在哪里?
根据目前得到的技术数据,荣威750与其它六款中高端的代表车型对比,突出的优势是宽大的外观尺寸和出色的轴距。这两个方面,将使荣威的行政功能和驾乘舒适性更突出。据其它的资料显示,荣威在主动安全系统和定位系统方面也具备优势。只是目前并不清楚荣威750的详细配置及不同技术在1.8L和2.5L两个排量车型上面的使用情况。
荣威750的为难定价?
不用更多担心荣威的技术含量,但是23.98-31.98万元的价格对于荣威来说还是显得高了些。上汽已经否定荣威如此定价的说法,但是这个定价空间,多少为上汽带来了投石问路的试探效果。
荣威750如此定价,彻底打破了自主品牌比合资价格低的怪圈,而且荣威750的价格也比中高端市场雅阁、凯美瑞的标杆价格至少高了4万元。即使荣威750具备更多的技术优势,依然难以承受价格高出雅阁和凯美瑞4万元之重。
荣威750是上汽拥有罗孚项目后的第一款车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荣威750的定价事关成败,所以对上汽来说,荣威750的定价是一个考验智慧的大问题。
定高了,虽然传承了英伦之风和昂贵定价的贵族系统。但是对于弱势品牌的荣威750来说,不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迅速打开市场将面临重重困难。
定低了,又落入自主品牌低于合资品牌的怪圈,而且也有损荣威750英伦之风的概念。上汽在罗孚项目上投入的巨大奖金回流将变得缓慢。
荣威750的两种定价策略?
新产品上市时,企业大部分采取高价策略,迅速收回各种投资;但是对于意义重大或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时期,低价策略也有时被采用。比如华晨靠骏捷的低价策略,扭转了华晨的整个不利局面。荣威750究竟会采取哪种定价策略呢?
高价策略
荣威750具备高价策略的多个条件:首先,品牌对荣威750更重要,市场是其次的事情;其次高价策略传承了英国车的高价血统,也在情理之中;第三,上汽在罗孚项目上的投资巨大,需要快速收回;第四,如果价格定低,将为荣威后续的产品推出留下阴影;第五,上汽集团具备支撑威荣750高价策略的基础。
如果上汽对荣威采取高价策略,也不会是23。98-31。98万元那样高的离谱。在定价方面,应该特别瞄准雅阁和凯美瑞两个中高端车型的定价空间。目前雅阁的2。0L和2.4L的定价空间为19.98-25.68万元。如果荣威750采取高价策略,咬紧雅阁的定价,也可勉强接受。荣威750采取高价策略的空间在19.98-25.68万元之间。
低价策略
荣威750也有采取低价策略的前提条件:首先,荣威750的弱势品牌需要一个低价策略,推动其快速打开市场,获得认知;其次,中高端车市的竞争激烈,价格战可能一触即发,荣威750需要留下这个价格空间;第三,中国车市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很高,对于中高端车型来说也是一样;第四,价格策略将直接决定着车型的市场走势,对于上汽推出的第一款荣威750来说,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如果上汽对荣威采取低价策略,荣威750同样应该咬定雅阁和凯美瑞不放松。雅阁是中高端车市的冠军和价格标杆,凯美瑞是市场新秀,在市场竞争中两款车型是荣威750不能回避的,更是回避不了的。如果荣威750可以比雅阁低1-2万元,会有相当的竞争力。笔者认为,荣威750采取低价策略的合适定价空间为17.98-23.98万元。1.8L排量的车型控制在18-21万元,2.5L排量的控制在22-24万元。
点评
现阶段上汽如果可以兼得品牌和市场,才是最大收获。上汽所谓先做品牌的说法,是因为荣威750的弱势品牌地位所决定的。如果弱势的品牌地位可以通过低价策略适当弥补,能迅速打开市场也是值得的。
品牌不是说出来的阳春白雪,更不是束之高阁派不上用场。品牌是消费者给的,更是为消费者服务的。荣威750对于上汽来说只是一个开始,任重道远。需要有忠诚和强大的消费者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更好。现在就说自主品牌具备打破比合资品牌价格低的怪圈,似乎还不到时候。采取低价策略,对上汽来说把握可能更大些。
前一篇:儿子提醒我明天是圣诞节
后一篇:长安福特“新宝鼎事件”应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