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消费者会否定一汽马自达6的产品性能!但是,5月份马自达6轿跑车的上市和大幅降价,并没有改变一汽马自达所面临的销售困局。无独有偶,一汽马自达9月份刚刚上市的WAGON多功能轿车,面临的局面更加尴尬。据消息显示,消费者订单较少,销售商因缺乏信心而在终端优惠8000元。笔者认为,这种作法值得商榷,对马自达6的影响也是致命的。
价格不是马自达6面临的关键问题
改款推新和降价,一汽马自达公司在5份已经通过马自达6轿跑车的上市同时实现了,但是马自达6的销售情况并没有好转。
马自达6的1-9月份销量
马自达6轿跑车上市并且老产品调价后,马自达6产品销售却陷入了低谷。这种反常的现象一是与销售淡季的到来有关,二是与凯美瑞的上市有关。同是新车上市,凯美瑞迎来的是连续3个月的快速增长,而马自达6却低迷前行。
在产品被认可和价格调低的双层策略优势下,马自达6并没有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这说明,产品和产品的价格并不是影响其销售的关键问题。9月份,马自达6的销售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升,但是与WAGON的上市并没有关系,因为销售商正这款多功能轿车的上市而优惠促销。
如果马自达6在以后的销量可以稳定提升,那说明马自达6受到销售淡季一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笔者认为,马自达6所面临的问题绝非价格和淡季这么简单。
马自达6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什么?
马自达6的销售欠佳,笔者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产品的定位、市场推广和竞争环境三个层面。
首先,马自达6时尚、个性、优越操控的产品特性,决定了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而这个消费群体,与传统的中高端车型代表,诸如雅阁、领驭的消费者存在较大差别。马自达6的价格虽然是中高端车型,但是与雅阁、领驭、天籁、凯美瑞等众多车型的消费群体交叉却很小。
马自达6的在特定产品优势的特别定位,让马自达6的消费群体向窄众化的方向发展了。
新马6、马6轿跑、马6WAGON三个产品,共用一个马6的品牌,而且三个产品的目标群体,一个比一个窄。马自达6赋予了轿跑车的概念和定位后,虽然强化了产品自身的特点,但是却与消费者产生了隔阂,轿跑车的概念不仅另类,而且这个消费群体很难接受。中高端车型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以商务为主,代表身份和成功的象征。而轿跑车的定位显得不够沉稳。
新马6、马6轿跑、马6WAGON三个产品,共用一个马6的品牌,而且三个产品的目标群体,一个比一个窄。马自达6赋予了轿跑车的概念和定位后,虽然强化了产品自身的特点,但是却与消费者产生了隔阂,轿跑车的概念不仅另类,而且这个消费群体很难接受。中高端车型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以商务为主,代表身份和成功的象征。而轿跑车的定位显得不够沉稳。
马自达6WAGON同样借用了马自达6的品牌,但是又向多功能方向转变。这样前后两款新产品的推出,模糊了新马6事前的定位(新马6当初的定位与雅阁、领驭等车型接近些),造成了马自达6系列产品与雅阁、领驭等主流车型的消费群体渐行渐远,所以消费者很在马自达6和雅阁、领驭之间进行对比。
其次,马自达6的市场推广同样值得反思。作为WAGON这种多功能轿车的定位,在国内尚首次,消费者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而企业积极主动的市场推广和推进工作,可以缩短消费者接受的过程。但是一汽马自达在WAGON上市后,对这款车型多功能的优势体现并不多,产品的优势并没有真正的被挖掘出来。在没有对WAGON进行了深入了解之前,消费者很难接受一个新的概念和车型,推广工作的失误,导致了WAGON迅速向边缘化车型转变。
第三,市场竞争环境,同样对马自达6系列产品造成了影响。去年,中高端车型,并没有如此众多的车型上市。凯美瑞、新领驭、君越、新天籁等众多车型,共同瓜分一个细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因为定位的问题,消费者的购买偏好直接转向了这些新车型。先前因为市场竞争车型偏少,马自达6可以取得替代车型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
点评
WAGON降价,对马自达6的负面影响是致命的,在没有找到问题根本所在时,妄图通过简单的降价促销,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
更多评论:
声明: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前一篇:汽车评论:比亚迪自信还是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