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汽车评论:比亚迪自信还是作秀?

(2006-10-19 21:59:49)
比亚迪F3去年巡回上市依始,就同时发布了四款车型的配置和价格:经济型7.38万元、舒适型7.98万元、尊贵型8.98万元、旗舰型9.98万元。只是在尽一年的时间里,比亚迪一直凭借舒适型的一款车型支撑销售,能实现5万台的销售难能可贵。
 
销售数字并不能掩盖比亚迪产品链的本身的弊病,一种动力、一个操控系统,完全凭借配置的差别形成2.6万元的价格差距,对于一款8万元的车型来说,存在很大风险。
 
F3尊贵型为何再次上市
 
说F3尊贵型再次上市,一是因为比亚迪公司在一年前就发布了产品的配置价格,只是很少供应;二是比亚迪公司在06年上半年,已在市场上小批量投放尊贵型的F3,基本处于限量供应和试销阶段。所以说,F3尊贵型上市早是事实,只是没有公开对外发布信息而已。
 
F3为何再次上市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比亚迪一直供应一款车型,尊贵型虽然事前上市,但是影响力很小,比亚迪需要借助舒适型取得的业绩,对尊贵型起到良好的拉动作用;

其次,比亚迪公司只凭借一个平台的一款车型支撑销售,面临着极大的销售压力。一个平台一款车型的汽车企业,目前在国内是仅有的;

第三,骏捷、乐风、福美来2代等新车型的上市,极大的压缩小F3的生存空间。尤其是福美来2代的上市,最大限度的抢占了这个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单月近万台的销量,令每个竞争对手都倍感压力。福美来2代、骏捷、乐风、雅绅特等数款车型集中在8-9万元的市场空间,共有10几款车型围攻F3。再凭一款车型单打独斗,比亚迪很难支撑下去了;

第四,F3尊贵型的上市,也是比亚迪公司防微杜渐的市场策略。更是一种试探性的市场行为,如果通过丰富产品的行为,加强了F3在该细分市场的竞争力,比亚迪可以暂缓降价的市场策略。如果对市场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F3的下步就是降价。
 
F3尊贵型会创造另一个5万台吗
 
F3舒适型创造了一年销售5万台的业绩,这是一个特定时期,一款特别车型所形成的结果。
特定时期是指,F3以8万元的价格,弥补这个细分市场空白。去年,这个细分市场,既没有伊兰特、福美来等新三样的大幅降价行为,更没有骏捷、乐风、雅绅特等多款新车型的上市。所以说,去年F3的市场环境非常宽松,但是这种宽松今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特别车型是指,F3和花冠的特别关系。虽然谈论F3和花冠的关系,难免落入创新和模仿的争论,但是不会有人会否定F3和花冠的特殊相似关系。但是,面临着骏捷、乐风等新车的上市,F3产品外观和平台方面的基本优势,已被大大的削弱。加上F3的装配工艺和质量稳定性不足,一年来改进提升的效果并不明显。

面对新的竞争环境,F3尊贵型的配置和价格,不可能再创造另一个5万台的业绩。比亚迪仅想凭借一款配置提升的车型,稳住这个细分市场的策略,也是行不通的。
 
F3尊贵型仅是一个秀
 
在F3上市前的10月10日,比亚迪相关负责人突然抛出了一个自主品牌是否仅凭价格取胜,F3尊贵型应不应该降价的噱头。这个提法,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值得肯定,是因为合资品牌的产品,凭借其品牌优势和产品自身的优势,通过多年来的价格战,对自主品牌在低端市场形成了较大冲击。自主品牌要想发展,必需要考虑原始价格优势之外的其它办法,比如品牌和价值的提升。

值得商榷,是因为这个细分市场,决不是自主品牌降不降价的问题。而是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同样面临着降价问题,是所有车型应该不应该为消费者降价的问题!把自主品牌降价提到发展或是抵御合资品牌的高度来谈,只是一个偷换概念的作秀,与消费者全无益处。

合资品牌一直在降价,自主品牌不降价行吗?在中国汽车发展的现阶段,合资品牌降价,自主品牌又凭什么不降价?

笔者不鼓励无序的价格战和降低质量的降价,因为这种降价是以希望消费者利益为前提的。笔者也希望自主品牌,快速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和形成核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要令把着眼点放在低价上面。

笔者认为,自主品牌,更应胸怀大志,负重前行,在积极应对眼前利益竞争的情况下,做好长远的规划并迈出坚实的步伐。那种在现阶段,在同级别车型上,合资品牌降价而自主品牌该不该降价论点的提出是可笑的,仅是一种作秀而已。
 
点评
 
F3尊贵型,同一种动力,同一个平台,同是手动,只是靠简单的配置增加,衍生出一款车。这种简单的做法,丝毫没有增加消费者可选择的空间。汽车这种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比亚迪公司只停留在配置的简单加减法上了.
 
更多评论:
 
 
 
 
声明: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