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写了关于戈蓝定价分析的稿子,惹来了网友和博友的一片虚声。即使笔者当初写戈蓝定价分析的稿子时,也感觉这个价格对戈蓝来说高了,今日补写一篇,略作补充。
戈蓝在笔者心目中的认知度,就与它在潜在消费者的认知度是一样的,比通用、大众、丰田的合资品牌汽车差了很远。这是广大网友认为,戈蓝撑不起笔者的这个定价分析的根本原因。
只是根据网友的留言再做讨论,难免有些偏颇。如果有客观的调研的数据,结果可能更明朗。想来,戈蓝支撑18-30万元的定价,确实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东南高层宣称戈蓝的定价在20-30万元之间,笔者认为这个价格明显是东南汽车的拉高策略。不要说戈蓝这个即将进入市场的新军,即使热销车型雅阁、领驭、君威等中高级车型的价位,也已经拉低到了18万元左右。因此,戈蓝20万元的底线价格是靠不住的。
其次,再向上看,22-25万元的价格空间,也被马自达6、雅阁、领驭、凯美瑞牢牢占据,挤得密不透风。戈蓝与这些竞争对手相比,优势又在何处?因此,戈蓝想在这个细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即使有价格优势,也需要克服诸如营销、车型认知度等多方面的问题。
第三,18-30万元的价格空间高了,16-25元的价格空间又合理吗?在这个价格空间,戈蓝同样会遇到强劲的对手凯旋、速腾和思域。即使戈蓝具备长、宽、高的车型优势,但是在技术应用和车型引进方面,凯旋、速腾、思域不仅没有丝毫劣势,还积累了超的消费人气。因此,戈蓝选择下半年上市,面临诸多新车型和中高级车市的降价潮影响,显得不尴不尬。
第四,戈蓝的定位并不清晰,如果仅借助三菱品牌在运动和动力方面的优势,并且特别突出3.8L排量优势,戈蓝的受众群体极有可能被窄众化,市场容量非常有限。如果定位中高级商务车,这个细分市场还可以载动多少新车型。
因此,戈蓝进入市场,面临认知度、定位和市场降价多个方面的不利因素。企业表示的20-30万元的定价,根本占不住脚。戈蓝面临的不仅是价格问题,或许引进戈蓝品牌,对东南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声明:未经同意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