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主品牌正在越来越强大。国内市场,根据乘用车上半年的统计数据看,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突破了30%。国外市场,自主品牌的汽车出口也再创新高,出口正在国际贸易向国际营销型转变,中国汽车正在国际市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自主品牌走出去的过程中,各方面的争论不断。比如低价出口、低质中国制造、毁坏中国制造的声誉等。笔者认为,这种论断过于悲观,并没有根据自主品牌的现阶段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低价出口,是中国汽车的必经之路。
自主品牌的汽车以中低价位为主
低价出口并不是自主品牌有意为之,这与自主品牌的产品结构直接相关联。比如在出口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兴、长城、吉利、奇瑞公司,它们的产品结构集中在10万元以下。与强大的合资品牌相比,选择中低端的市场进行突破,是自主品牌必经之路。因此,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竞争情况,决定了自主品牌的汽车以中低价位为主。
自主品牌的产品结构,注定了自主品牌在出口时,也只能以低价位为主。中兴、长城、吉利、奇瑞想出口高端产品,可以吗?笔者认为,这是必然趋势,但现阶段并不可能。因为这些自主品牌目前缺乏高端产品。中兴公司刚刚上市的高端皮卡威虎已经实现了3000台的出口,奇瑞公司针对美国市场也有全新的高端产品。因此,随着自主品牌综合实力的提高,高中低全系列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自主品牌出口的秘密在哪里?
与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的综合实力相对欠缺,但是依然实现了可观的出口业绩。秘密何在,某自主品牌企业的领导人说,自主品牌出口的根本在于“自主”。自主品牌可以决定自已的产品销售到哪个市场,而合资品牌的中方没有权力决定。自主品牌不需要向外方争取出口的任何意见。扮演出口角色的将永远是自主品牌,而非强大的合资品牌。
自主品牌出口模式正在转变?
走出去,被所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放到了战略高度考虑,自主品牌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在近年来的出口中,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首先,汽车出口由国际贸易型向国际营销型方向转变。这个转变是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市场,进行国际营销的必经之路。在早期的汽车出口中,企业大多以贸易谈判和定单谈判为主,企业的重点仅是接单和贸易谈判,与国际营销相差太远。目前的汽车出品,企业都有详细的市场调研、市场推广、产品规划工作,针对不同的国际市场,进行不同的国际市场营销。
其次,产品出口结构逐步向中高端方向发展。随着自主品牌能力的提高和高端产品不断推向市场,中高端产品正在走向国际市场。
第三,产品出口区域瞄准欧美市场。早期的汽车出口,以中东、非洲等欠发达地区为。近年来,自主品牌正在有条不紊的走向欧洲、美洲市场。
自主品牌将越走越远
中国汽车走出去,面临诸多的困难,自主品牌正在承受多种压力。比如法律、认证、调研、营销、服务等多方面的瓶颈因素。汽车行业出口,需要国家的更多政策支持和行业政策支持。但是笔者相信,自主品牌一定能够走好出口路。走出去,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声明:未经同意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