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课程效果不佳?问题可能出在这五个要素

标签:
ttt培训师苏平企业培训引导引导式课程课程设计 |
分类: 《引导式课程设计》 |
在《培训师成长实战手册:引导式课程设计》一书中,介绍了引导式课程设计的五个要素:学员、产出、时间、空间、过程。
下面我们来一一解读。
一、学员
在引导式课程中,学员是主角,也是培训是否有效的主体。授课前,通过精准的需求调研,明确学员们的共性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授课阶段,关注学员们的状态顺势而为,帮助学员们达成培训目标。
二、产出
培训现场的产出,可以作为过程证据之一来佐证培训是否有效?
在课程设计前,需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学员经过培训后,应具备哪些态度、知识和技能?
(2)如何知道这些培训目标已经达成?
问题(1)提供了培训目标,我们需要将其细分为阶段性目标,并围绕着这些阶段性目标的达成来设计学习活动。
如果能将这些产出状况进行视觉化呈现,如:成果墙,行动计划等,一方面能够让学员有成就感,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学员学以致用的信心。
三、空间
培训的空间分为两部分,一是物理空间,二是心理/情绪空间,如图2所示。
1. 物理空间
物理空间的构成包括:场地、墙面、桌椅、光线和温度。
(1)场地。在选择培训场地时,一方面要注意这个面积是否够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层高,考虑吸音的因素,提前准备话筒。
(2)墙面。墙面需要考虑墙面的可利用面积、墙面的材质、墙面的颜色。
(3)桌椅。首先确保桌椅可移动。其次要考虑到小组的人数。最后是桌椅的摆放方式,常用的有:岛屿式、U形、弧形、圆形,根据学习活动的需求来确定摆放方式。
(4)光线。培训现场最好是自然光。尤其是夏天或下午时,偏暗的黄色灯光,很容易让人昏昏欲睡。
(5)温度。温度对学员的参与度也有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温度太高,会让人烦躁犯困,太冷会让人无法集中精力,可以通过空调进行调节。
物理空间不够理想时的应对策略:
(1)用积极的音乐开场。
(2)午饭后做一些肢体活动。
(3)感觉大家疲倦的时候做短暂的休息。
2、心理/情绪空间
除了物理空间之外,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还有相应的心理空间,会影响到学员在培训中的参与度。
可以通过下面的几个方面帮助大家建立安全的心理空间:
(1)先准备好茶水和点心,为学员创造轻松交流的媒介。
(2)培训师在门口迎接学员,并安排专人进行会场指引。
(3)座位的摆放时考虑到学员的熟悉度,如果学员不是很熟悉的时候,不要把两个座位之间摆得太过紧密。
(4)关注参与中不够投入的学员,在休息的时候询问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障碍/干扰?
四、时间
培训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因而时间的控制是培训师的基本功。
如何才能有效运用时间、避免拖堂呢? 可以点击 引导式课程的双向管理——如何避免现场延时? 了解。
五、过程
过程是达成培训目标的路径。图3展示了引导某个主题的流程,涵盖了三个主要时期:发散期、动荡期、收拢期。因形状像钻石,又称“引导的钻石模型”。
1、发散期
发散期,是指学员针对主题进行发散性思考的阶段。
此时,培训师的主要任务是:说明要讨论的主题及其背景,并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鼓励学员发言。
2、动荡期
动荡期,是学员们对发散期得到的观点和想法进行交流、碰撞的阶段。
此时,培训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员看到不同观点中的价值,找到其中的共性和与主题的关系,为收拢期做准备。
3、收拢期
收拢期是达成培训目标的重要产出阶段。
此时,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学员们对发散和动荡两个阶段进行总结,通过对不同的想法进行归类,将要点进行归纳等方式得到共识。
-------------------------------
更多引导式课程设计的五个要素的内容,可查阅《培训师成长实战手册:引导式课程设计》一书。
苏平老师著作,《培训师成长实战手册》系列第三本
#TTT培训师苏平# #培训师# #企业培训# #会议# #引导式课程设计# #培训师成长实战手册##培训师成长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