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引导工具:漫游挂图--《SPOT团队引导》读书笔记(七)

标签:
培训师苏平spot引导技术漫游挂图 |
分类: 培训师修炼 |
前五篇读书笔记:
2、SPOT团队引导四要素--《SPOT团队引导》读书笔记(二)
5、引导工具:需求与给予--《SPOT团队引导》读书笔记(五)
6、引导工具:差距分析--《SPOT团队引导》读书笔记(六)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
漫游挂图这种工具,能够在短时间内捕捉大量信息,并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参与度,创造高能量的情绪体验。
一、漫游挂图的步骤
如上图所示,漫游挂图分为发散和收敛阶段。
1、发散阶段
1)张贴主题
在房间四周贴上写有特定主题的白板纸
2)巡视+分享
参与者单独或以小组方式在房间内巡视白板纸上的内容,并分别回应不同的主题,记录自己的想法。
二、漫游挂图的运用
2、促进学员思考,引出培训主题
在2013.10.19-20武汉《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培训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839f70101cx0t.html中,我就用了漫游挂图的方式,促进学员思考,引出培训主题。
当时的三个主题的用意为:
1)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对应到“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核心理念:以终为始
2)我讨厌什么样的培训?-- 找到学员的痛点,激发学习动机
3)我喜欢什么样的培训?-- 强化愿景,促进学习意愿,因为按照“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开发出来的课程,正是学员们所喜欢的。
3、聚焦目标,为实操演练收集素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839f70101dn3e.html 中,我选择了:培训、参与、贡献、共识这四个词。当时的考虑是:
本次活动的参与者均为培训师,活动目的是:分享各种引导工具在培训中的运用。同时,引导工具在培训中运用的最大好处是调动学员的参与度。而贡献和共识,则是引导工具的基本特点。通过大家对这四个词的解读,我们不但聚焦了本次活动的目标:通过引导工具在培训中的运用,提升学员参与度,并贡献自己的智慧,达成共识。
三、入场/离场调查表
其中三个问题的用意:
1、
2、
3、
无论是入场,还是离场调查表,均需要以终为始设计问题。先问自己:设计这份调查表的目的是什么?希望了解哪些信息?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问题。当然,在设计问题前,对参与者的情况,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您的工作年限”划分,就需要知道参与者工作年限的最低和最高值,以确保所有参与者均在这个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