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分享】引导工具:漫游挂图--《SPOT团队引导》读书笔记(七)

(2014-06-03 21:26:07)
标签:

培训师苏平

spot

引导技术

漫游挂图

分类: 培训师修炼

【读书分享】引导工具:漫游挂图--《SPOT团队引导》读书笔记(七)

 

 20144-5月阅读书籍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839f70101ejgw.html 为《SPOT团队引导:点燃群体管理的智慧》。

前五篇读书笔记:

14D引导模型--SPOT团队引导》读书笔记(一)

2SPOT团队引导四要素--SPOT团队引导》读书笔记(二)

3引导师的核心技能--SPOT团队引导》读书笔记(三)

4、书写式头脑风暴--《SPOT团队引导》读书笔记(四)

5、引导工具:需求与给予--《SPOT团队引导》读书笔记(五)

6、引导工具:差距分析--《SPOT团队引导》读书笔记(六)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 “漫游挂图”,内容如下:

漫游挂图这种工具,能够在短时间内捕捉大量信息,并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参与度,创造高能量的情绪体验。

一、漫游挂图的步骤

如上图所示,漫游挂图分为发散和收敛阶段。

1、发散阶段

1)张贴主题

在房间四周贴上写有特定主题的白板纸

2)巡视+分享

参与者单独或以小组方式在房间内巡视白板纸上的内容,并分别回应不同的主题,记录自己的想法。

        3)集中讨论

           个人分享结束后,将大家集中在一起,逐一查看并讨论每一张白板纸上的想法。

     2、收敛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整合想法,并选出最优。具体操作上:将每一张白板纸上相同的想法,合并到一个列表中,投票选出几个最优的想法。

二、漫游挂图的运用

    1、培训需求调研

       2013.11.4昆山《需求调研方法》培训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839f70101donq.html 中,

       运用了三个问题进行漫游挂图。

       【读书分享】引导工具:漫游挂图--《SPOT团队引导》读书笔记(七)


        目的是做培训需求调研。因为这是针对妇联、居委会及其基层执行人员,进行能力建设培训的第一期课程。参加对象与调研对象,有一半变更,需要重新进行需求调研。这个系列培训的背景是培训对象们现在面临着角色的转变,从而带来各种方式、能力需求的不同。

        三个问题的目的如下:

         1、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营造轻松氛围,鼓励参与者开口讲话

         2、未来工作中的角色 了解参与者对现在面临的角色转变,有什么看法?

        3、目前最大的挑战需求调研,找到目前大家最大的痛点,作为课程的切入点

 

2、促进学员思考,引出培训主题

           【读书分享】引导工具:漫游挂图--《SPOT团队引导》读书笔记(七)


2013.10.19-20武汉《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培训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839f70101cx0t.html中,我就用了漫游挂图的方式,促进学员思考,引出培训主题。

当时的三个主题的用意为:

1)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对应到“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核心理念:以终为始

2)我讨厌什么样的培训?-- 找到学员的痛点,激发学习动机

3)我喜欢什么样的培训?-- 强化愿景,促进学习意愿,因为按照“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开发出来的课程,正是学员们所喜欢的。

 

3、聚焦目标,为实操演练收集素材

   2013.12.1苏州”培训师沙龙7周年庆分享及团队共创实操”分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839f70101dn3e.html 中,我选择了:培训、参与、贡献、共识这四个词。当时的考虑是:

本次活动的参与者均为培训师,活动目的是:分享各种引导工具在培训中的运用。同时,引导工具在培训中运用的最大好处是调动学员的参与度。而贡献和共识,则是引导工具的基本特点。通过大家对这四个词的解读,我们不但聚焦了本次活动的目标:通过引导工具在培训中的运用,提升学员参与度,并贡献自己的智慧,达成共识。

 

    【读书分享】引导工具:漫游挂图--《SPOT团队引导》读书笔记(七)


三、入场/离场调查表

    入场/离场调查表,是漫游挂图方法的另外两种形式。它通过在参与者进入或离开房间时,通过格式化的模板收集量化数据。在事先了解参与者信息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运用入场调查表,可以快速收集参与者的背景资料。我在《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培训时,就用了下面的入场调查表。

【读书分享】引导工具:漫游挂图--《SPOT团队引导》读书笔记(七)

 

其中三个问题的用意:

1、  您的工作时间了解学员的经验、阅历水平(不同的水平,在制作鱼骨图时难度不同。)

2、  您从事培训年限了解学员培训方面的经验,确定案例选择的难易度。

3、  本次课程期望提升点这是培训需求的再次聚焦,确定学员重点关注的内容,作为课程中演练的重点。

无论是入场,还是离场调查表,均需要以终为始设计问题。先问自己:设计这份调查表的目的是什么?希望了解哪些信息?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问题。当然,在设计问题前,对参与者的情况,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您的工作年限”划分,就需要知道参与者工作年限的最低和最高值,以确保所有参与者均在这个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