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物坟场(3)

(2005-03-08 12:49:52)
分类: 光影年华

动物坟场(3)

 

 

物种的灭绝,给地球带来了旷日持久的创伤,也为生命的重新滋长提供了空前辽阔的空间。正如同野火烧尽的旷野,在春风的吹拂下会变得更加茂盛。然而,这场春风的到来实在有些漫长,在沉寂了长达近1000千万年之后,生物才以爆发般的速度生长起来。中生代的第一个纪——三叠纪就这样开始了。

◎三叠纪刚开始的时候,关岭还没有形成后来的封闭空间,它依然与海洋相通。这里没有汹涌的波涛,海洋的回流作用捎来大量的微生物、海藻,也吸引了众多生物来这里生存和捕食。最先到来的是那些不抗风浪、捕食微小生物的动物,如双壳类、海百合。紧接着,捕食小动物的鱼类也来了,而这些鱼类的排泄物是微生物的首选食品。一个互利互惠的局面很快形成。后来,繁殖过快而导致的混乱局面,呼唤着一个霸主的诞生。于是,鱼龙出现了。

◎在这个安静的避风港里,种类繁多的生物群既能寻觅到大量美食,又能悠闲自在地生活。一个看上去和谐而又欢快的生物乐园,就这么形成了。

 

生命的轮回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早在三叠纪开始之前,二叠纪的终结已经寓示了极盛必将转向衰朽的自然规律。

 

[同期声

古生物学家:繁盛的生物延续了两亿多年以后自然到了生命力的末端了。都是相当于人都已经活到七、八十岁,八、九十岁。即便没有这次火山爆发,他迟早也都陆续的到绝灭到。这次火山爆发犹如一次禽流感,就把这些古代的已经生命力已经进入衰退的一下子把他搞完了。它实际上就是相当于压死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关岭生物群的和谐生态持续了近百万年之后,封闭的环境和快速的繁殖也让它们濒临着生命的末日。水温升高,环境越来越拥挤,尤其是水中的氧气越来越少,鱼龙等一些体积庞大的生物也频繁地窒息死亡。

然而,乐园的居民们并不知道大难即将临头。在通向生命尽头的时间隧道里,它们茫然无知地等待着那最后一根稻草的降临。

 

可以断定,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导致关岭生物群迅速走向了终结。那么,这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意外呢?

 

[同期声

古生物学家:那么我们知道产生这个现象,它的原因是很多,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办法给他解释清楚,我们知道地震也可以形成,海啸也可以形成,那么大的地壳的震荡、变动、挤压、拉张,造成地壳大量的变动、倾斜都可以形成这类包卷层。

 

◎除了知道是场意外,也许我们永远无法了解让关岭生物群走向灭亡的确切原因。

◎在这场意外中,关岭生物全军覆没。这个热闹了近100万年的地方,从此变得死寂般的安宁。然而,亿万年以后的今天,被这座动物坟场埋葬的远古生物,留给我们的就只有这些被无情岁月风干的化石吗?

 

19世纪中叶,西方考古学界传来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大西洋的渔民在一次出海中,捕捞到了一种酷似百合花的生物。经过鉴定,这就是被普遍认为早已灭绝的海百合。一种出现在五亿年前的远古生物,居然存活到了今天。

◎这个骇人听闻的发现,让地质和考古学家陷入了长久的困境。为什么,海百合的生命力强悍到可以抗衡地球演变史上无数次毁灭性的灾难?为什么,像鱼龙这些同样在关岭存活过的生物,早在两亿多年前就从这个星球上消失了呢?

 

学者们一直倾向于认为,海百合是固着的生活方式,但又无法解释为什么固着生长的海百合能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关岭生物群的海百合化石,固着在大小不等的木化石上。我们由此可以推断:海百合生物是通过固着在漂浮的树木上而广泛分布的。这一新的发现,不仅揭开了海百合的生存方式之谜,也验证了一个生命循环和物种更迭的规律。

 

海百合属于被动生长的群落,它附着的树木漂浮到那里,它就跟到那里。看似没有自主选择生存环境的权利,实际上却最大限度化解了生存的风险。在区域性的灾难来临的时候,海百合由于广泛的分布和简陋的存活条件,因而避免了物种整体灭绝的危险。

鱼龙的情形则完全不同。作为关岭生物群中的霸主,当安静的避风港逐渐走向闭塞的时候,它们为什么会成为最早窒息死亡的生物呢?

 

[同期声

古生物学家:我们谈绝灭是这样来看的,就是真正死掉了都是帝王将相,就跟满清灭掉的时候老百姓没有死那么多。主要死的爱新觉罗家一样的道理。生物里头死得都是上层的东西,然后底下的草根还继续存在。原因就再于:统治性生物在建设在多层的环境,他对环境和食物链的要求是建立在最高的位置上,他的要求是最多的,底下稍微有些变动就直接影响到他,他的要求太高了。

 

力量的强大,竟然和生命的脆弱联系在一起。两亿年前的关岭生物群,不经意间,帮助我们洞悉了自然的另一层玄机。

因此,我们不得不追问:当人类自以为掌控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多,当自诩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一如既往地漠视其他物种的生存时——在苍茫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等待人类世界的又将会是什么呢?

 

[同期声

地质学家:比如像恐龙,我们看到的最高级的恐龙,首尾30公尺长,上百吨重,一天要吃细嫩的草5吨。你想想看,5吨细嫩的草要需要多少草的量提供这一条恐龙的生活。气侯一有变化,水一变干,这个恐龙就活不了。

 

◎三叠纪的结束,意味着水中生物称霸的时代已经终结。侏罗纪紧随而来,陆地生物从此开始统治这个星球。恐龙,地球史上最大的生物登场了,而地质史上另一场无情的灭绝也在1700万年后等待着它们。

 

一次陌生而又熟悉的寻访结束了。

关岭生物群,就像我们走夜路时遇到的一个失踪已久的同类。这些早已枯萎的史前生灵,似乎与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某种神奇的关联。然而,当我们试图和它们更亲近地交谈时,除了淹没一切的寂静,却什么也听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