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物坟场(2)

(2005-03-08 12:31:25)
分类: 光影年华

动物坟场(2)

 

从事侦探工作一般的地质学者,不愿意放过现场的任何蛛丝马迹。为了破解谜团,考察小组开始剖析岩石的物理成分。这时,一个重要的发现浮出了水面。

这层岩石的颜色深沉,含有炭质,跟普遍存在的淡黄色岩层有着明显区别。经过分析确认,这是典型的缺氧环境的表现。只有在与氧气完全隔离的环境下,才会有这样的岩层出现。于是,有学者立刻联想起了另一块死亡姿态奇特的化石。

 

[同期声

古生物学家:如果是正常死亡的鱼龙的标本 它一般都是侧式保存的就是它的身体侧面被压扁 而保存下来的 我们看这个标本 它整个头是仰视的 它的头部只保存了它的下颌部分 也就是说它是躺着死的 它的身躯是整个一个非常剧烈的扭动过程我们看它的脊椎 已经极度地扭曲 甚至它的尾部已经甩到了靠头的一侧 这就说明 它当时沉到海底的时候 它还没完全死亡

 

大部分鱼龙化石,都和陈列馆中的这条鱼龙一样,头部自然俯卧,尾部松弛下垂,肢体平摊。看不出痛苦,更不会有剧烈挣扎的痕迹。

与鱼龙平静的死亡状态相比,这幅肢体扭曲的奇异死亡图景,曾让地质学者费尽猜疑。然而,水下缺氧环境的发现,最终使他们找到了这条鱼龙离奇死亡的答案:窒息而死。

 

[同期声

古生物学家:就像人在被活埋的时候一样,也会痛苦挣扎,这个鱼龙当时在沉到海底的时候还没有完全死亡,但是因为窒息而引起了它剧烈的挣扎。它挣扎的过程中就会把它的头部、身体形成一系列的扭曲。在扭曲的过程中,因为窒息而死亡,才保存成现在这个样子。

 

◎从窒息死亡的角度推断,这片水域应该是安静到了几乎没有流动的程度。只有这样,水下生物才会出现因缺氧而窒息的现象。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关岭就不是一个开放的海湾,而是一片封闭的水域。为了进一步求证,地质学者将科学统计得来的资料输入电脑。结果,当真出现了和预想相吻合的一幕。

关岭生物群,原来是在这样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中生存。于是,我们也不难理解,在关岭之外为何很少看到类似的生物化石。因为,它们根本就逃不出这一方狭迫的天地。沿着这个线索,专家们细细推敲,反复考证。这个隐藏了亿万年的动物坟场的秘密,很快就要揭晓了。

 

两亿多年前,关岭一度与大海相连。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海水逐渐退去,关岭最终变成了一片完全封闭的水域。远古时代,关岭属于热带气候,十分适宜生物的繁殖生长。然而,封闭的环境使得水下空间变得拥挤不堪。一些如鱼龙之类的深海动物,便因此窒息而死。同样由于缺氧的缘故,沉积在海底的生物腐烂速度变得极其缓慢。骨骼还没来得及被分解,新的沉积物就又覆盖上来,使其有效地与氧气隔绝,从而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些不同年代、不同水域、不同种族的生物才会沉积在一起,并且留存至今。在一个禁锢而又死寂的水底坟场里,亿万年的光阴,就这样被悄无声息地凝固了。

 

两亿年,这样的时间距离不免令人有些惶恐。可让人好奇的是:亿万年前的生灵,在诞生和消亡之间,划出的又是一条怎样的生命轨迹呢?

让我们走近远古的海底世界,寻访一下那里的居民吧。

 

地质和考古工作者,为远古时期关岭的海底生态,还原了这样一幅令人神往的图景。

时光的创造力和摧毁力,常常叫人不知所措。谁又能想到:我们眼前这个被荒凉笼罩的动物坟场,亿万年前,曾经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水底乐园呢?

 

就在大家以为关岭生物群研究即将告一段落的时候,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

地质工作者清理这些动物坟场时发现:关岭生物群的所有化石,居然都埋藏在厚度不到10的岩层中。

 

关岭生物群所属的三叠纪,迄今已经有两亿多年的历史。100万年和两亿年相比,的确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间。更令地质学者困惑的是:在关岭,三叠纪岩层的厚度为1000多米,可关岭生物群岩层的厚度居然不到10。也就是说:在漫长的地质时代,关岭生物化石仅仅昙花一现地出现在这短暂的100万年之间。

◎如果说,100万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生物群落发展成熟。但从进化规律的角度来分析,它应该也有一个逐渐衰败的过程,为什么会没有任何先兆地突然消失了呢?我们已经知道,在三叠纪1000多米的地层中再没找到关岭化石,那么,它们究竟消失到哪里去了呢?

刚刚拼接好的远古生物图景再一次破碎了。我们清楚了这些生物的习性和死亡原因,但它们的身世又给人带来了意外的迷惑。就好像熟悉的人让我们觉得完全陌生一样,我们曾经以为了解了他,可忽然间意识到:原来,自己忘记了看看他的身份证明和生活履历。

 

◎人类历史上,也存在过一种文明形态突然出现又陡然消失的现象。最著名的就是孕育于中南美洲的玛雅文明。玛雅人的天文知识令人称奇,他们测算的地球年与现代人的测算结果几乎完全吻合。他们测算的金星年为584天,与现代人的测算结果相比,50年内误差仅为7秒。然而,似乎是从天而降的玛雅文明,却在最辉煌的时代嘎然中止。玛雅人异常璀璨的文化,也因此变得渺无踪迹。哥伦布16世纪发现美洲大陆之前,这个伟大而神秘的民族早已集体失踪。这给世界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困惑。

◎玛雅人精准的天文知识,让一些学者产生了将玛雅文明的消失与外星文明结合在一起的联想。但经过长期研究,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看法是:气候的急剧变化,才是玛雅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

   

揭开玛雅之谜的方法是了解玛雅人所处时代的生态环境。那么,在地质史上突然消失的关岭生物群,所在的三叠纪又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

一颗陨石在太空中漫无目地的旅行。后来,它找到了它漫游的归宿。陨石击中了一颗行星,飞溅的尘埃弥漫在空中,海啸、山崩、火山相继爆发。直到今天,地质学界还在寻找那颗愣头愣脑的陨石撞击的地方,也有人怀疑那颗陨石是否存在。但学界公认的一个事实是:那个时代,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一场空前绝后的火山爆发。

 

[同期声

地质学家:它爆发的时间前前后后长达到1百万年。覆盖了5百万平方公里,也就是相当于现在一多半的中国。他最后火山喷发的岩石冷却以后凝固的厚度平均达到两千公尺

 

地球为这场浩劫付出的代价是几乎所有生物的灭绝——这是地球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场劫难,发生在两亿五千万年前的二叠纪末期

我们知道,二叠纪终结的原因是一场不可思议的火山爆发。那么,对生长在三叠纪的关岭生物群来说,谁——又为它们掘好了这样一座冰冷的坟墓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