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十日 (七)
(2012-07-04 21:05:02)
标签:
杂谈 |
5月23日,晴朗的天空和煦的风提醒我们,该到西安古城看看了。在这个随便一踩秦砖汉瓦,一镢头刨出商周古国的地方,大概穷其一生,也难寻尽古人的遗迹。远的不说,仅我们住的灞桥区,就有李白唱出的“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我们无处欣赏灞陵柳色,无法感怀灞桥伤别。这些寄托文人情怀,抒发文学情调的地方,不要说经不起千年历史风尘,即便侥幸留存也难挡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但是我们即来西安,西安的市容市貌却非看一看不可,否则与人吹牛,闲聊旅游,可能会贻笑大方。
走下公交车,我们直奔钟楼,这里是西安市最繁华的商业区。狭窄的街路上熙来攘往,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曾经高大雄壮的钟楼,在现代化建筑的映衬下,孤独矮小。“景阳楼上钟声晓。半面啼妆匀未了。”这座历经古老岁月的建筑,曾经用悠扬的乐音,唤醒脚下那些低矮房屋里的人们,走进洒满阳光的生活。
然而如今她的环境改变了,功能也丧失了,只能作为一座古老的遗存,悲怆地立在那里,迎接人们登楼怀古,凭吊远眺。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社会的发展如果总以消灭前人的遗迹,妖化前人的作用为代价,那绝不是与时俱进,而是与时俱废。
穿行了几处商业区,地上地下好一顿看。虽是累了也有点饿,但还有鼓楼没看,便匆匆登上公交,向鼓楼挺近。走下公交,决定先填饱肚子,便按照路人指引,走进一处小吃部。刚刚坐定,一同学又起身走了出去,我赶忙追问,答曰,去买酒!便扬长而去,我呆立无语。
去年到南宁,就在中山路一处美食城被告知,清真经营处拒绝饮酒。这里虽是西安,但进的明明是一家清真饭店,似应打听一下。既然人家把我噎了回来,也就只能傻乎乎了。果然,酒刚一进店,便被人家礼貌拒绝了。又打听两家,结局相同。一路走下去,饭店一家挨一家,却都有清真的标识。
带着希望的寻找,越走越远,我欲哭无泪,只能傻乎乎地跟。就在痛不欲生的时候,看到了“回坊风情街”几个字,却生希望。清晰地记得去年来时,曾被友人邀请在这街巷饮酒。2005年来时,也有过在这条街上饮酒的经历。还曾经神往出一篇《胡姬招素手李白泡洋妞》的文章。
西安,大唐天子的政府所在地,也曾是丝绸之路起点,世界之都。当年胡人千里迢迢到这里,经常是开酒肆谋生的。酒肆,很有点近似今天的酒吧。李白亲见,“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这种挥舞白嫩的手,把客人请到屋里,使其酩酊大醉的情况,像不像今天的小姐不说,胡人经营饮酒业是一定的。
正因为有胡人的经营,李白才能“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那年头都能有如此的畅快,今天的我们却捧着两瓶酒无处消费。不会吧!带着这样的情感,寻找曾经饮过酒的酒家,反倒又白走了一段路,终至累得屁滚尿流。
也是人不该死终有救,就在刚刚走出“回坊风情街”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处写有,地下小吃城的地方。走了进去,顿生一种解放了的感觉。于是,开始了悠悠地品小酒吃小菜。心旷神怡间,忘记了钟楼,也忘记了鼓楼。其实即使不忘记,以刚刚消费的体力,也没有能力登楼了。
没经济条件醉卧大唐天子脚下的“天上人间”,只能在经济小吃处灌得三分醉意。踉跄间坐到绿草如茵,芙蓉飘香的钟楼广场,却也是一种惬意。曾经用芙蓉树暗喻了几句笑话,但同来者不解风情,徒然换得尴尬。大约他们不知道,这树又名合欢树吧。
越坐越不爱动弹,恍惚间太阳已有些偏西,于是赶忙起身,向城墙走去。到西安光看墓,而不登城墙,不在城墙上眺望全城,便难领古典之风韵,更难发思古之幽情。虽说这城墙,前不见唐人,后不见明朝,但毕竟是古代王朝的标志,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古老的西安,正是因为完整地保留了这座古城,才使西安内蕴的文化不曾消散。
到永宁门处买了登城的票,但见一排排古代装束的士兵,手执长矛,雄壮地向城上走去。我们也就跟在后面,通过压抑的门楼登上了城墙。城墙的古老很能让人慨叹出人生如梦;高大宽阔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矮化。城墙上有电瓶车,自行车出租。没有了跃跃欲试的年龄,只能拍几张照相留念,其中学友的一张以巡游士兵为背景,大有时光穿越之感。
走下古城,已是落日余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