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中国人民银行16日公布的2011年第1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消费意愿降至12年以来最低。
对于这样的结果,自然会有专家站出来探根寻源出许多理由。然而升斗小民是不会关注这些理由的真假,他们赤裸裸地表露就是,没钱。倘若有钱,不要说消费意愿,即使心有郁闷,也敢像青岛那位车主,在3.15日雇人挥锤,怒砸300万兰博基尼,一吐胸气。
倘若有钱,完全可以视生活必需品涨的那块八毛价为儿戏,消费依旧在谈笑间进行。也还可以像烟台市那位老板,弹指间为七岁的儿子买辆宝马X5系列越野车,享受一把有史以来最年轻车主的荣耀。当然,对比那些用藏獒哄孩子的人家,他的那辆车,大约不如一条狗。
倘若有钱,什么物价高居不下,收入不稳定,住房医疗教育“三座大山”,老有所养等等,统统不在话下。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那是尊严的夸张;轮到饿肚子的穷人,就得实实在在低下头要饭。专家说“知识改变命运”。那需要建立在知识能换钱的基础上,倘若不能,在福建跳楼身亡的那位清华大学研究生,便是警示。
实实在在的解决方式,是帮助大学生尽快解决就业问题,而不是心理疏导。因为疏导能让人心情敞亮,却不能解决饿肚子。只有工作才能有钱,有钱才能解决根本。居民消费意愿也需要建立在有钱基础上,没钱,一切都是妄谈。
不要总给中国人树立美国人拼命花钱的榜样,也别总嘲讽中国人拼命存钱的文化。美国人不傻不彪。兜里没钱楞要花,那就得花中国人兜里的钱,这无疑是打劫。中国人也不傻不彪。兜里的那点钱花光了,没处挣,就得要饭。各国有各国的特色,接轨也接不出一个模样。
中国人虽不敢像美国人那样拼命花钱,但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却位列世界第二。有了这些越来越富者的出手阔绰,居民消费意愿降至12年以来最低,也就相得益彰了。何况富人的消费意愿主要在国外,中低层民众的消费意愿才在国内。以中低层收入人群的生活困窘,想提升消费也难。
至于这些人都怎样富起来的,审视一下近些年出现的跳楼讨薪、开胸验肺、强拆自焚,煤矿黑金等怪现象,大概不得不说,有些人的富,是伴着罪的。前些时候不是有人说过,“清算民企原罪就是否定改革成绩”。这话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原罪是有,但不可清算。具有资料透露,中国每小时人均工资0.8美金,位列全世界最后一名。这似乎也可见一部分人富起来的原因吧。
更有暴富的一群,他们以产权改革的名义,把靓女先嫁给自己,私有化了。而工人却被下岗买断了。于是,素有“东方鲁尔”美誉的沈阳铁西区,便在下岗工人的萧条生活中,被戏称为了“休闲村”、“度假村”。现在的铁西,尽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工人的富裕程度,还没达到挥锤砸车以抒胸气,买藏獒以哄孩子玩的程度。
钱谁都会花,消费用不着刺激。升斗小民再愚再傻,也不会达到不会花钱的地步。消费意愿是建立在有钱的基础上。没钱,哪来的消费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