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 狗 马 猴 鸡
将这样几个毫不相干的动物联系到一起,是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情作用的结果。猫、狗、马、猴、鸡,由于其多与人类接触,便成为了人们万千宠爱的动物。然而最近,他们却厄运连连,伤害不断。今天便有媒体报道说,北京有人往流浪小狗嘴里塞鞭炮,将其活活炸死。小狗没招谁没惹谁,但就有的人为了取乐,将其虐杀。这样的残酷,前些日子,也发生在别的动物身上。
复旦大学的张亮亮,便因为虐待小猫,而闹得沸沸扬扬。一些毫无过错的小猫,在懵然不知的情况下,被张亮亮带入到了他的生活。然而他却没有给予这些小猫以关爱,反而将他们遗弃甚至虐待。有人说这可能是他排遣压力,宣泄情绪,获得心理补偿的一种方法。于是这些可怜的小猫,也便成为了他发泄的工具。这样的发泄,也便使动物的生命权,荡然无存。人类残忍和暴戾的本性,却彰显了出来。
北京通顺赛马场,数百匹纯种赛马被注射药物倒毙后掩埋。通顺赛马场的负责人解释道,此举是按照国际惯例对无法参赛的赛马实施“安乐死”。近些年来,这“国际惯例”,似乎已经成为了尚方宝剑,只要高高举起,便无坚不摧。于是在这样的尚方宝剑下,中国人的教育成为了产业、医疗进入了市场,住宅变成了奢侈品,甚至连工作也是说下岗就下岗,说再就业就再就业。这回北京通顺赛马的“国际惯例”,却成了屠杀动物的理由。这样的“国际惯例”,似乎也有点残忍。
外国人为什么发明了这样残忍的“国际惯例”不好说,但上百匹的健康马,就因为他们不再健步如飞,便要接受安乐死的关照,却总有些让人感到,不大符合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人还没富裕到,遵守这样的“国际惯例”时候。赛马所以能被引入,那是因为它能参赛,而只有参赛,方能带来财源滚滚,不能参赛,便成为了废物,还要每天花巨资供养。上策的选择,便是对其实行“安乐死”。倘如用别的方法处理,很可能这些马会重返赛场,甚或还可能繁衍后代,以至给商业带来后患,这才应当是这种赶尽杀绝的原因。
赛马是因为金钱而献身,重庆市临峰山森林公园内的20只猴子,却是因为饥饿而跑到公路边,向路人乞讨。那也是因为它们的主人没有了钱,而无力饲养的缘故。先前的时候,本是指望它们赚钱的,却没想到钱没赚到,自己先没钱了,也便只好任由他们行动,乞讨于路人。看来人们的赛马和养猴,大抵都是从经济利益出发,而动物,不过在这里充当了赚钱的工具。因此人们便可以根据经济效益的高低,而把这些动物随意处置。
但是人类的文化告诉人们,不能要钱不要命。因此当禽流感来到的时候,就要对疫点三公里内的家禽全部扑杀。当疯牛病来临的时候,也要对疫区的牛进行宰杀。甚至当SARS来临的时候,还出现过见动物如见瘟神,唯恐避之而不及的现象。什么事不能僵化,野生珍稀动物固然应当保护,可当真要危及到人的生命时,却也不应当坐以待毙。人与人之间,尚存在正当防卫,对动物却只有一头热乎,便有些僵化了。
但是对动物的虐杀,却不等于正当防卫。猫、狗并不曾危及到人类,却要对其实施挖眼睛,嘴爆破,便有些残酷了。用马与猴赚钱,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当,但总不能卸磨杀驴,还是要善待一点好。鸡是因为禽流感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威胁,杀也便杀了吧。当然人类最好能寻求到一种办法,不再大批量的扑杀动物。
白居易有诗曰:“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不仅是一种善待动物,也是一种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当人类都能善待动物的时候,大概也就距尊重生存权更近,而离暴戾和杀虐更远吧。
将这样几个毫不相干的动物联系到一起,是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情作用的结果。猫、狗、马、猴、鸡,由于其多与人类接触,便成为了人们万千宠爱的动物。然而最近,他们却厄运连连,伤害不断。今天便有媒体报道说,北京有人往流浪小狗嘴里塞鞭炮,将其活活炸死。小狗没招谁没惹谁,但就有的人为了取乐,将其虐杀。这样的残酷,前些日子,也发生在别的动物身上。
复旦大学的张亮亮,便因为虐待小猫,而闹得沸沸扬扬。一些毫无过错的小猫,在懵然不知的情况下,被张亮亮带入到了他的生活。然而他却没有给予这些小猫以关爱,反而将他们遗弃甚至虐待。有人说这可能是他排遣压力,宣泄情绪,获得心理补偿的一种方法。于是这些可怜的小猫,也便成为了他发泄的工具。这样的发泄,也便使动物的生命权,荡然无存。人类残忍和暴戾的本性,却彰显了出来。
北京通顺赛马场,数百匹纯种赛马被注射药物倒毙后掩埋。通顺赛马场的负责人解释道,此举是按照国际惯例对无法参赛的赛马实施“安乐死”。近些年来,这“国际惯例”,似乎已经成为了尚方宝剑,只要高高举起,便无坚不摧。于是在这样的尚方宝剑下,中国人的教育成为了产业、医疗进入了市场,住宅变成了奢侈品,甚至连工作也是说下岗就下岗,说再就业就再就业。这回北京通顺赛马的“国际惯例”,却成了屠杀动物的理由。这样的“国际惯例”,似乎也有点残忍。
外国人为什么发明了这样残忍的“国际惯例”不好说,但上百匹的健康马,就因为他们不再健步如飞,便要接受安乐死的关照,却总有些让人感到,不大符合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人还没富裕到,遵守这样的“国际惯例”时候。赛马所以能被引入,那是因为它能参赛,而只有参赛,方能带来财源滚滚,不能参赛,便成为了废物,还要每天花巨资供养。上策的选择,便是对其实行“安乐死”。倘如用别的方法处理,很可能这些马会重返赛场,甚或还可能繁衍后代,以至给商业带来后患,这才应当是这种赶尽杀绝的原因。
赛马是因为金钱而献身,重庆市临峰山森林公园内的20只猴子,却是因为饥饿而跑到公路边,向路人乞讨。那也是因为它们的主人没有了钱,而无力饲养的缘故。先前的时候,本是指望它们赚钱的,却没想到钱没赚到,自己先没钱了,也便只好任由他们行动,乞讨于路人。看来人们的赛马和养猴,大抵都是从经济利益出发,而动物,不过在这里充当了赚钱的工具。因此人们便可以根据经济效益的高低,而把这些动物随意处置。
但是人类的文化告诉人们,不能要钱不要命。因此当禽流感来到的时候,就要对疫点三公里内的家禽全部扑杀。当疯牛病来临的时候,也要对疫区的牛进行宰杀。甚至当SARS来临的时候,还出现过见动物如见瘟神,唯恐避之而不及的现象。什么事不能僵化,野生珍稀动物固然应当保护,可当真要危及到人的生命时,却也不应当坐以待毙。人与人之间,尚存在正当防卫,对动物却只有一头热乎,便有些僵化了。
但是对动物的虐杀,却不等于正当防卫。猫、狗并不曾危及到人类,却要对其实施挖眼睛,嘴爆破,便有些残酷了。用马与猴赚钱,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当,但总不能卸磨杀驴,还是要善待一点好。鸡是因为禽流感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威胁,杀也便杀了吧。当然人类最好能寻求到一种办法,不再大批量的扑杀动物。
白居易有诗曰:“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不仅是一种善待动物,也是一种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当人类都能善待动物的时候,大概也就距尊重生存权更近,而离暴戾和杀虐更远吧。
前一篇:中小学教育赖在暴利排行榜上的耻辱
后一篇:走在平安夜的街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