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均性伴侣降为3.1人有什么可兴奋的

(2005-12-02 14:40:50)
中国人均性伴侣降为3.1人有什么可兴奋的

作为全球最大的安全套生产商杜蕾斯,又公布了全球性调查报告,便像去年一样,又引起了中国人的一片哗然。去年的哗然大抵在于中国的人均性伴侣为19.3个,让有些人张口结舌,感到自己有些亏。今年下降到了3.1 个,亏不亏没有说,只是觉得消失的那16.2个,没了因由,便也有些哗然。

中国人的人均性伴侣究竟是多少,大概连神仙也难弄明白。但起码不是一个,却是应当肯定的。因为一个人一个是产生在性封闭、性压抑的年代里。如今性解放了,倘若再出现一人一个的统计数字,似乎连专家也不会满意,因为那样的结果,很有一些泯灭他们的功劳。

中国人的婚姻法是规定一个人一个的,但那只是出现在本本上的数字,本本以外的性伴侣,却没有做出规定。所谓性伴侣者,自然不是指娼妓一类,因为那样的一把一核计,只能算蜻蜓点水,却不可称其为伴侣的。即为伴侣,便总得有一段相对稳定的时间。因此中国人的3.1 个,似乎也还能说得过去,否则,那些因为性而产生的艾滋病患者,也会心存疑虑的。

3.1 个应当说是一个比较稳妥,能够让人接受的数字。因为19.3个似乎既不大适应中国人的体力,也有些不大适合中国人的经济。尽管那19.3个,并不是同时存在,但同时存在两个,却是最少的。这样的比例分配,大概一般的中国男人是应付不起的。而3.1个,只要不是永恒的存在,无论如何也还是能招架得住。

既然体力、经济都能招架得住,中国的专家也乐得这样的统计结果了。因为对于性解放的呼吁,似乎在八十年代就开始了,经过这么些年的呼吁还没有一点成果,却也让专家的脸上无光。正是因为有了专家们的呼吁,大学生方才既可以结婚,也可以校外同居了,甚至小学也开始性教育了。至于红灯区虽然暂时没有划定,一些游艺场所的性交易却还在如火如荼着。

据说为了保证性交易的清洁,有关部门还有安全套的供应。日本人曾因在中国组团式的性交易,而被中国的执法部门擒获,却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那种产业的红火。至于存在于中国人中的那种一次性交易,已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何况媒体也还有着这方面消息的经常性报道。

一个人有3.1 个性伴侣,虽然能给专家们的脸上增色,也能说明中国的性解放有所成效,却给性病的防治带来了麻烦。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说,中国的艾滋病感染者已达13万多人。这其中,注射吸毒成为主要传播渠道,但是性传播的比例正在迅速升高。全国艾滋病监测显示,暗娼感染率从1996年的0.02%上升到2004年的0.93%。这里面有没有性伴侣的功劳不知道,但性观念转化后的功劳总还是有的。

据说,在国际上,控制艾滋病由升到降的时间,澳大利亚用了5年,美国用了14年,泰国用了12年。而中国已经20年了,艾滋病流行的上升趋势却丝毫未减。而且还大有从特定人群、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这样的结果,大概是因为先前的过于封闭,突然解放后能量释放的结果吧。未来艾滋病的发展将会怎样,预测总是预测,老百姓已经感到有些恐慌,确是不争的事实。

老百姓的恐慌,实在因为艾滋病的传播并不止于性。人都会生病,血液的安全,血器的安全,似乎都能给人们的治疗带来疑虑。艾滋病患者有时候也会主动出击伤害,给人们带来始料不及的恐慌。12月02日《南方都市报》上,便有一条消息说,在国际艾滋病日,深圳龙岗区横岗街道办一名吸毒者为躲避警方抓捕,而劫持邻居一名3岁男童,并割破自己皮肤将鲜血滴溅在男童身上。而那名吸毒者,却是一名艾滋病感染者。

恐慌尽管恐慌,艾滋病发展的势头却依然不减,因性而带来的艾滋病,也已经成为了主要渠道。这样的后果,大概应当为那些性解放呼唤者,所始料不及吧。先前的时候,中国人的性观念,按照专家的定义,确是比较落后。甚至到2001年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时还说:“在所调查的2 8个国家中,有70%的中国人只有一个性伴侣,在性爱方面中国人是最忠实的。”然而经过专家们的转变观念后,这种落后的局面终于在短短的几年,有了突破性的进步。

如今的中国人,似乎有性伴侣已经成为了荣耀,能够顽固不化,固守阵地者大概不会太多。如果说全球排第一的19.3个,似乎有些让中国人丢脸面,因为这个第一,实在不如经济上的第一。但平均3.1个,却应当为专家们所振奋。因为这样的数字,既保存了中国人的脸面,也体现了性解放后的成果。只是艾滋病的防治,却有些让人兴奋不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