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地058﹒即墨

(2020-05-24 16:01:40)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读文·即墨】原文:临淄、即墨非王之有也。(《资治通鉴》第3  公元前311)译文:那时临淄、即墨等齐国腹地可就不属于您大王所占有了。

【简介·即墨】即墨,古城名。位于今山东青岛市平度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古称“即墨”之名,是因其坐落在墨水之滨。春秋时属齐国,战国时为齐国即墨邑。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张仪说楚王中所提及的“即墨”,指的是此地。战国之后,秦置胶东郡,即墨城为郡治。西汉时封胶东王,都即墨城。隋改为长广县。明改为平度州。民国初平度改州为县。现为青岛市平度县级市。平度市地处胶东半岛西部,东与莱西市相邻,西与昌邑、高密市相望,南与胶州市毗邻,北与莱州市接壤,总面积316654平方公里。著名景点有:大泽山、千佛阁、老龙湾、即墨故城遗址、六曲山古墓群等。

 

读古地058﹒即墨

即墨故城及六曲山墓群,是平度市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于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读后随笔】即墨在平度期间的文化名迹

即墨作为地名,出现在今青岛平度有着千年的历史。据记载,公元前567年,春秋齐国灭莱国后,将此地赐封给齐大夫朱毛。之前,封地并不叫即墨,只是朱毛大夫来后喜爱跟前的一条墨水河,才以河名命地名。“即”是跟前的意思;“墨”是墨水河的简称,因为跟前有条美丽的墨水河,所以叫“即墨”。即墨之地名,随后经历战国时期,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把即墨地名改为县名。又经几朝几代,于公元596年隋朝将即墨地名从今平度移出,移到现在的青岛市即墨区中心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说,此时平度原址停止使用即墨名号,而青岛即墨区现址才叫此名。回望公元前567—公元596年,即墨在平度曾以其灿烂的历史,展现出多重文化名迹。

读古地058﹒即墨

即墨故城  位于今平度市城区约30公里的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因古墨水河得名即墨,是当时齐国东部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时期,齐大夫朱毛曾居于此,故有俗称“朱毛城”; 后因西汉康王刘寄封于此,又称“康王城”。现存即墨故城遗址分内城、外城。外城南北长5公里, 东西宽2.5公里; 东城墙残存1000余米, 城基宽约40米、高约5米。城内“金銮殿”、“梳妆楼”、“点将台”、“养鱼池”等至今尚存遗迹。 即墨故城地下不断有珍贵文物出土。古城一带常有铜器、铁器等文物出土。当时的运粮河 (即今小沽河),通过东南城门洞,可直接驶入贮货湾内,至今城墙缺口尚存。

即墨奇战  发生在今平度古岘镇西北的即墨故城内。战国时期,燕军攻克齐国首都临淄,占领了齐70余座城市,随后转而围攻即墨城。此时,即墨城危在旦夕,众人推举田单为将,誓与即墨共存亡。田单足智多谋,指挥有方,历时三年,即墨城岿然不倒。公元前279年,战势发生了有利于齐而不利于燕的逆转。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田单收集城中千余头耕牛,给它们披上五彩斑斓的衣裳,牛角绑上尖刀,尾巴绑上浸满油脂的干草,预先在城墙上凿了几十个大洞,将牛尾点燃后,从洞中将耕牛放出。燕军惊惧,以为神兽从天而降,一时溃不成军。田单乘胜追击,收复了70余城,使齐得以复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单破燕”奇战。此战在中国古军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即墨墓群  建在今平度六曲山脉上,又称六曲山古墓群。即墨故城是历史上不少朝代王、候的陪都和封地,是胶东名城,在千年时间内,前后共有八王、六侯、一相治此。这些王公贵族死后葬于六曲山,从而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蔚伟壮观的古墓群——六曲山古墓群。 六曲山古墓群,东起龙虎山,西至窟窿山,蜿蜒近15公里,分别在古岘、云山、麻兰镇的十多个村的三十余个山头上,共有360余座,绝大部分为汉代墓,其中大型墓20余座,中型墓60余座,其余为小型墓。其中最大的是西汉景帝之子康王的康王坟,坟头之大,大于山丘,坐落山顶,下部有排水洞,均用石头砌成,其遗墟尚存,整个康王坟占地约30亩,整体呈上窄下宽的“凸”字形,坟高40余米。通过实地考据,当年修筑康王坟时将山顶夷为平地并深挖殡埋后再依山势堆积而成的巨大山丘,其上部有一平整地块,长约100米,宽约80米。四周整齐,呈方形,民间一直有“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之说。在康王坟山坡前,修有康陵寺。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重修,佛殿门前有壮观的大匾,宏伟的大山门,有和尚撞钟的钟楼,有烧香火的香檀。分前后二殿,前殿三间,塑有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像,惟妙惟肖;后殿五间,塑有西天活佛,十八罗汉,形象逼真。六曲山古墓群,在1978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即墨刀币。即墨在平度期间是当时的经济中心,堪与齐首都临淄媲美。其实,最能见证即墨商贸经济发达的当是即墨刀币。据史学家考证,现今出土的大量即墨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地方铸币之一。即墨刀币是用铜铸造的金属货币,分为五字刀(大刀)和四字刀(小刀),大刀(“即墨之法化”)一般长18厘米,身宽处2.5厘米,环柄直径2.5厘米,重56克左右;小刀(“即墨法化”)一般长15厘米,身宽处2.2厘米,环柄直径2.1厘米,重38克左右,背面文字样主要记述天象、五行、吉语以及计数等。由于即墨刀币铸造精细,美观大方,为战国时期诸刀币中之上品,国内不少博物馆有收藏,英国大英博物馆也有收藏。(谢谢图片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