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地025﹒齐长城

(2019-09-08 17:03:32)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读文齐长城】原文: 赵侵齐,取长城。(《资治通鉴》第2卷 公元前368)译文:赵国入侵齐国,到达夺取齐长城的地方。

【简介齐长城】齐长城,是古代齐国在齐鲁大地上修筑的一道军事防御工事。它始筑于春秋时期(约公元前685年);地理位置是,西起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古济水河畔的钜防(今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广里村),“横跨泰山,绵地千里”,途经莱芜等18个市(县、区),于山东青岛市黄岛区小珠山北于家河直达黄海,全长618.9公里,共翻越1518座山峰。齐长城筑建后,给齐国在七国争雄中发挥着极大的助力作用,其北邻一带的大规模战事明显减少,但小规模争夺仍有发生。周显王元年(公元前368年),就在这里发生了“赵侵齐,取长城”的战事,好在齐军凭借长城优势,严密防守,迫使赵军撤退。齐长城经历2500多年的硝烟烽火、风雨沧桑,至今雄姿犹存。

 

读古地025﹒齐长城

更加令人欣慰的是,当下齐长城已成为山东境内的一道美丽风光,其景点景观、历史故事颇多,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读后随笔齐长城:孟姜女哭长城的原发地

齐长城依山势而筑,连绵于泰沂山脉的山岭之中,迤逦今山东省境内,全长1237.8华里,史称“千里长城”。它比秦长城(万里长城)早400多年,誉称“中国长城之父”;它比欧洲雅典壁垒早200多年,堪称“世界壁垒之最”。我国的齐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长城是齐国规模最大的古建筑。它见证了齐鲁大地的历史变迁,承载着齐鲁文化几千年来的厚重底蕴。在这里,有大量的文化古迹,丰厚的风土民情和众多的动人故事。经考证,“孟姜女哭长城”就源于此。应该说,有关齐长城的民间传说与故事,不仅仅只有孟姜女哭长城,而且还有“十个太阳轮流转”、“老子采药摘药山”等富于神话色彩的传说。然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莫过于“孟姜女哭长城”。

读古地025﹒齐长城

齐长城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原发地。据传,春秋时期,家住在“长城村”(今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长城村)的孟姜女,结婚不到三天,其丈夫杞梁被齐兵抓去修长城,一个月后,孟姜女寻夫骑马来到齐长城,在跑马岭上下马后,从城中打听其夫的下落,本村同伴告诉她,杞梁在西城门垒长城时累死了,尸体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听后大哭直奔西城门,边哭边扒,却扒倒了一段齐长城。这就是史上孟姜女哭倒长城的由来。汉·刘向《列女传》记:“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

晚于齐长城400年的秦长城,实际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演化地。相传,秦始皇时期,民女孟姜女新婚刚三天,其夫范喜良就被秦军抓去修筑长城。因为思念丈夫,孟姜女千里跋涉来到长城,可是丈夫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伤心不已,在长城上哭了三天三夜,感动了天地降下大雨,长城倒塌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骸。孟姜女在安葬丈夫后,于绝望之中投海而亡。这是古代最成功的文学创作、最动人的传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南宋名臣、文学家文天祥在孟姜女庙题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本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从齐长城到秦长城所渲染的是同名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它说明古代百姓十分喜爱这个故事。修筑长城是历代封建王朝最为残酷的劳役,在那个年代强征像杞梁那样的民夫是常态,出现像孟姜女那样的遭遇并非个案。老百姓喜爱和凭借这个故事,是对封建统治者惨无人道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忠贞爱情的歌颂。不过从历史事实上看,孟姜女哭长城哭的是齐长城,而不是秦长城。19521027日,毛泽东主席在考察济南时说:“济南自古以来,就是交通枢纽、北方重镇,也是文化名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发生在济南南部,她哭的是齐长城,不是秦长城。”(谢谢图片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