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地019﹒灵丘

(2019-07-28 10:19:26)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读文灵丘】原文:魏、韩、赵伐齐,至灵丘。(《资治通鉴》第1卷 公元前378)译文:魏、韩、赵三国攻打齐国,兵到灵丘。

【简介灵丘】灵丘,古地名,在今山西大同市灵丘县东。灵丘之名始于战国,因赵国赵武灵王葬于此而取一“灵”字得名:灵丘。周安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78年),魏、韩、赵三国攻打齐国,兵“至灵丘”。《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威王元年(公元前378年),三晋因齐丧(桓公卒)来伐我灵丘。”战国之后,西汉初置灵丘县,属幽州代郡;东汉属中山国,废灵丘县;北魏复置灵丘县,至今。

 

读古地019﹒灵丘

今灵丘县地处山西东北部,东与河北来源、蔚县接壤,西与山繁峙、浑源毗邻,南与河北阜平交界,北与山西广灵相连,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辖39254个行政村。

【读后随笔】灵丘古道多风物

灵丘古道,位于山西灵丘县东南部。古道始建于北魏,是山西高原北部通往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它北至蔚州,南至沫源,共有70公里。公元五世纪,北魏拓拔鲜卑即由此路,沿唐河谷地出太行山,横扫河北,问鼎中原。古道峰回路转,河水弯弯,青山叠叠,胜迹昭昭,无论是自然风光的鸡岭大峡谷,还是人文景观的觉山寺、御射台,着实令人流连忘返。

读古地019﹒灵丘

灵丘古道上的好风光,当数鸡岭大峡谷。此峡谷位于大同市灵丘县东端,沟壑纵横,群山环绕,大小河流混交成网,最大的下关河(唐河)从东折向西南,流入河北境内;其气候温和,平均海拔为750米,年平均气温为9.9,年平均日照为2829.4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均降水量为550毫米。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使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界生态资源,境内山泉成溪,林壑优美,俊若神工。鸡岭大峡谷又称“八寨沟”,蜿蜒20公里,曲径通幽处,清澈无污染的谢之坪河贯穿于内,河水常年川流不息,孕育了原生态绿色葱茏的植被,冲刷出神鱼闯关怪石争巧的天然特色景观,峡谷内因有铁角台、木佛台等八村寨、有神鱼湾、天池、燕赵时期古长城等“十三景”,故而冠名“八寨十三景”。民间有这样的描述:进入鸡岭大峡谷,铁角峰,直插云端;天池仙浴,川流不息;龟山,默默的看日出日落;木佛台村,背临青山,石墙、石院、石路、石阶,小桥流水;擎天一柱,上指蓝天,雄姿昂扬;老人山,历经苍桑,悠闲独坐;神鱼湾,形似神龟,绿树甘泉;谢子坪迎客松,傲然耸立,风姿千古;平板石瀑,看流水、闻鸟鸣,如此等等。古《魏书》记载,北魏时就有多位皇帝曾带着大批人马欣赏过此地的风光。

觉山寺,是灵丘古道上的好景物。它位于灵丘县城东南15公里。觉山又称悬钟山,觉山寺寺周高山环抱,寺内古柏森森,景色宜人。寺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寺内建筑分三条轴线,每条轴线从前至后都有三层院落。中轴线上有山门、钟鼓楼、前殿、中殿和东殿。东、西、中三条轴线并立,四周围墙整齐。寺塔经辽代大安六年(公元1090年)重修后,虽经元、明两代多次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塔高13层,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实心砖砌。塔内有八角形塔宝,中心有八角形塔心柱。底层可攀登,内有木雕卧佛一尊,四壁有壁画。塔座周围有砖雕歌舞伎,是辽代砖雕艺术的珍品。

灵丘古道上的御射台,位于灵丘县城东约8公里。北魏和平二年(公元461年)三月,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南巡还驾,途经此地时,看到这里山光水色,钟灵毓秀,不禁兴致勃发,遂与众臣同欢,并举行了盛大的竞射活动,御射台始成。后来,北魏皇家经常“竞射于此山”,这里成为“奏金石之乐”的祥瑞之地。御射台之上,一代又一代的北魏骄子,拉射雕之弓,生万丈豪情。《魏书·高宗纪》中记述文成帝南巡与途中御射事时讲到:“舆驾所过,皆亲对高年,问民疾苦。诏民年八十以上,一子不从役。”又特别写道:“灵丘南有山,高四百余丈。乃诏群官仰射山峰,无能逾者。帝弯弧发矢,出山三十余丈,过山南二百二十步,遂刊石勒铭。”御射台南隔唐河即“笔架山”,文成帝射箭所过之山就是笔架山。有人测算过文成帝这一箭的射程在500米上下,若真如此,可堪称神功了。御射台,北魏留下的一处不可多得的景物古迹。(谢谢图片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