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句220.无益与有益

(2017-06-04 05:16:48)
标签:

文化

笔记

《资治通鉴》

原句:不以无益废有益

臣光曰之九十读文】

原文: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资治通鉴》第292)

译文:像周世宗,可以称得上仁爱了,不吝惜自身而爱护百姓;像周世宗,可以称得上英明了,不为无益的东西来废弃有益的东西。

摘句:“不以无益废有益”,意思是,不为无益的东西来废弃有益的东西。

读古句220.无益与有益

【读后随笔】

司马光在这个评述中,可谓是对周世宗大加赞赏。他说:“像周世宗,可以称得上仁爱了,不吝惜自身而爱护百姓;像周世宗,可以称得上英明了,不用无益的东西来废弃有益的东西。”又是“仁爱”,又是“英明”,光环多多,简直捧上了天。历史地看,周世宗柴荣确实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开始复苏。他又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14;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但后周世宗也有缺憾,主要是未能充分发挥多数人的作用,有“个人包打天下”之嫌。在夺取幽州时,他因过于劳累病倒了,不久去世,年仅39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葬庆陵。

“不以无益废有益”一语,形象地道出了周世宗的“英明”所在。具体事例有收铜像造钱币,确保百姓经济交往。据载,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公元955年),有檀越销融铜钱以铸佛的风气,铜钱越来越少,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其原因是民间许多人销毁钱币做佛像。周世宗了解情况后,果断采取措施,设立机构采集铜材铸造急用的钱币,赦令民间五十天内将无益的铜器佛像送交官府,官府付给等值的钱;超过期限隐藏不交,重量在五斤以上的判死罪,不到五斤的量刑判处不同之罪。

此举既出,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毁佛运动,天下佛像几灭。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周世宗从身边的侍从大臣抓起,让大家懂得其意义所在。他对大臣们说:“你们不要怀疑我是在毁佛。佛用善道教化人,假如立志行善,这就是信佛了。那些铜像岂是所说之佛呢!况且我听说佛的宗旨是在于利人,即使是脑袋、眼睛也都可以舍弃布施给需要的人,倘若朕的身子可用来普济百姓,也不值得吝惜啊!”看来,收铜像造钱币是在做有益于百姓的事情,所以司马光称赞周世宗英明之处在于“不以无益废有益”。

“不以无益废有益”,是赞扬周世宗的话,却有着久远的传承渊源。儒家经典之一《尚书》中,就有类似的说法:“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译意是,不作无益的事情妨碍有益的事情,事业才能成功;不崇尚珍奇的物品轻视普通的物品,百姓就会富足。唐太宗李世民是贞观之治的缔造者,他明智地把“不作无益害有益”作为座右铭,顺应事物的情理,符合百姓的心愿,不去谋求私欲,不使大众思想混乱。他要求自王公以下,住宅、车服、婚娶、丧葬等,凡是以品级俸禄为标准衡量,不该使用的,一律禁止。此后唐朝二十年间,风俗简朴,人们衣着不华丽,财物富饶,没有饥饿寒冷的忧愁。其实,历史总是发展的,尽管无益与有益的冲突不会消失,但有益注定会压倒无益,“以无益废有益”,可以休矣!(谢谢图片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