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句210.甚矣难寤

(2017-03-31 07:01:24)
标签:

文化

笔记

《资治通鉴》

原句:甚矣唐德宗之难寤也

臣光曰80读文】

原文:甚矣唐德宗之难寤也!自古所患者,人君之泽壅而不下达,小民之情郁而不上通;故君勤恤于上而民不怀,民愁怨于下而君不知,以至于离叛危亡,凡以此也。德宗幸以游猎得至民家,值光奇敢言而知民疾苦,此乃千载之遇也。固当按有司之废格诏书,残虐下民,横增赋敛,盗匿公财,及左右谄谀日称民间丰乐者诛之;然后洗心易虑,一新其政,屏浮饰,废虚文,谨号令,敦诚信,察真伪,辨忠邪,矜困穷,伸冤滞,则太平之业可致矣。释此不为,乃复光奇之家;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又安得人人自言于天子而户户复其徭赋乎!(《资治通鉴》第233)

译文:唐德宗真是太难以醒悟了!自古以来,人们所担忧的,是君主的恩泽壅塞着,不能传达到下面去,小民的情绪郁结着,不能通报到上边来。所以,君主在上面忧心怜恤,但百姓并不归向;百姓在下面忧愁怨苦,但君主并不晓得,终于导致百姓流离反叛,国家倾危败亡,大约道理就在于此。幸亏德宗因打猎得以来到百姓家中,正赶上赵光奇敢进直言,又了解民间的疾苦,这真是千载难逢的际遇啊。唐德宗本来应当查处有关部门搁置诏书,残酷地侵害百姓,横暴地增加赋税,盗窃和隐没公家资财的情况,以及自己周围那些天天称道民间丰熟喜乐的阿谀奉承之徒,将他们诛而杀之;然后洗除杂念,改变计虑,刷新朝政,摒弃浮华的装饰,废除空洞的具文,谨饬号令,勉励诚信,审察真伪,辨别忠奸,哀怜困穷,昭雪冤屈,天下太平的业绩便可以实现了。然而,唐德宗丢开这些不肯去做,却去免除赵光奇一家的赋役。然而,四海广大,百姓众多,又怎能人人都亲自向天子讲明情况,户户都得以免除徭役与赋税呢!

摘句:“甚矣唐德宗之难寤也”,意思是,唐德宗真是太难以醒悟了。

读古句210.甚矣难寤
    【读后随笔】

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十二月初一,唐德宗在新店打猎,来到农民赵光奇家中。德宗问:“老百姓高兴吗?”赵光奇回答说:“不高兴。”德宗说:“今年庄稼丰收了,为什么不高兴?”赵光奇回答说:“诏令无信用。以前说是两税以外全没有其它徭役,现在不属于两税的搜刮大约比两税还多。以后又说是由官府收购粮食,但实际是强行夺取粮食,还不曾见过一个钱。开始的时候说官府买进谷子和麦子只须在道旁交纳,现在却让送往京西行营,动不动就是几百里地,车坏了,马死了,人破产了,难以支撑下去。百姓这般忧愁困苦,有什么可高兴的!每次颁发诏书都说优待体恤百姓,只是一纸空文而已!恐怕皇帝深居在九重宫里,对这些是全然不曾知晓的吧!”德宗听后,便命令免除赵光奇家的赋税和徭役。

司马光针对这件事,发表了一番评论。评论中,他沉重地叹息:“甚矣唐德宗之难寤也!”意思是,你唐德宗真是太难以悟透治国之道了!接着围绕“难寤”说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上情被截流了,另一方面是下情被堵住了,“人君之泽,壅而不下达;小民之情,郁而不上通”。也就是说,君主的恩泽被下属截流而百姓得不到实惠,民间的真实情况被官吏隐瞒,上边被蒙在鼓里。

司马光认为,治理国家必须做到,政令能够下达,民情得以上通。治国安邦者,只在皇宫里处事,不论怎么说总是有局限性的,难以掌握民间真情,难以关心民生疾苦。唐德宗与赵光奇的一席对话,从奏章汇报中是得不到的。“庄稼丰收了,百姓为什么还不高兴?”到民间去走走,问问百姓便清楚了。司马光还认为,只是免除了赵光奇一家的徭役,是远远不够的,以天下四海之广大,亿兆众多的黎民百姓,他们不可能人人都有亲自向天子进言的机遇,应该从宏观考虑问题,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惠政策。

司马光这句批评唐德宗的话,核心部分在“甚矣难寤”。这里的“寤”,即醒悟;“难寤”,即不容易醒悟;“甚矣难寤”,太不容易醒悟。其实,再不容易醒悟者,也是可以醒悟的。关键在于外在的作用力不到位,内在的领悟力不通达,领悟不通达,认识就难以由模糊转向清晰,思维就难以由偏颇转向正确。在这个世界上,做人做官皆有“寤”,只有醒悟,才能升华认识,从冲动中找回理智,从混沌中厘清头绪,从而看破是与非,明晰对与错,辨别美与丑。

清人潘永因在《宋稗类钞》中,有则醒悟的故事。说的是,宋朝有个名叫苏掖的常州人,官至州县监察官。他家中十分有钱,但却非常吝啬,常常在置办田产或房产时,不肯付足对方应得的钱。有时候,为了少付一分钱,他会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他还最会趁别人困窘危急之时,压低对方急于出售的房产、地产及其他物品的价格,从而牟取暴利。有一次,他准备买下一户破产人家的别墅。竭力压低房价,为此与对方争执不休。他儿子在旁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发话道:“爸爸,您还是多给人家一点钱吧!说不定将来哪一天,我们儿孙辈会出于无奈而卖掉这座别墅,希望那时也有人给个好价钱。”苏掖听儿子这么一说,又吃惊,又羞愧,从此开始有所醒悟了。

古语“甚矣唐德宗之难寤也”,是典型的倒装句。实际语序应为唐德宗之难寤甚矣。主语唐德宗之难寤,旨在难醒悟;谓语甚矣,以甚加重语气。“甚矣难寤”,译成白话是这样的:太难醒悟了。其实,在文言文中,类似这样的倒装句并不少见,而“甚矣”往往可以增加行文的份量。如“甚矣吾衰也”即我已经很衰老了,“甚矣汝之不惠”即你太不聪明了,等等。(插图选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