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人195.田横居岛

标签:
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合众篇018】齐王五百士的故事
他不甘称臣于汉,与五百士流落孤岛;他自刭而死,意在解脱五百士,然而他们都成了死不肯改的壮士
读文摘记
田横(?—前202年),秦末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人,齐国贵族。秦末,随兄田儋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不久为汉军所破,投奔彭越。汉朝建立,率徒党五百余人逃亡海岛。汉高祖刘邦采取招降策略,让田横回到洛阳。可田横不愿称臣于汉,便自杀而死。居留海岛者闻知此讯,也全部自杀,称之“田横五百壮士”。
译文: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汉朝封彭越为梁王,彭越接受了,田横怕被杀掉,率领部下五百多人进入大海,居住在岛上。……田横便和他的两个宾客乘坐驿站的传车去到洛阳。离洛阳还有三十里,到达尸乡驿站。田横向使者道歉说:“为人臣子的人觐见天子时,应当沐浴。”随即住下来,对他的宾客说:“我起初与汉王一道面朝南称王,而今汉王做了天子,我却是作为败亡的臣虏,面北称臣伺候他,这耻辱本来已非常大了。何况我还煮死了人家的兄长,又同被煮人的弟弟并肩侍奉他们的君主呢。即便这位弟弟畏惧天子的诏令不敢动我,我难道内心就不感到惭愧吗?况且陛下想要见我的原因,不过是想看一看我的容貌罢了。现在斩下我的头颅,奔驰三十里地送去,神态容貌还不会变坏,仍然可以看的。”于是就用刀割自己的脖子,并让宾客捧着他的头颅,随同使者疾驰洛阳奏报。
读后随笔
这是一个悲壮的故事。汉王刘邦消灭群雄,统一天下后,田横不顾齐国的灭亡,同他的战友五百人仍困守在一个孤岛上(连云港市前云台田横岗,一说在山东)。刘邦(汉高祖)听说齐王田横很得人心,担心日后为患,便下诏令说:如果田横来投降,便可封王或侯;如果不来,便派兵去把岛上的人通通消灭掉。田横为了保存岛上五百人的生命,便带了两个部下,离开海岛,向汉高祖的京城进发。但到了离京城三十里的地方,田横便自刎而死,遗嘱同行的两个部下拿他的头去见汉高祖,表示自己不受投降的屈辱,也可以保存岛上五百人的生命。汉高祖用王礼葬他,并封那两个部下做都尉,但那两个部下在埋葬田横时,也自杀在田横的墓穴中。汉高祖派人去招降岛上的五百人,但他们听到田横自刎,便都蹈海而死。司马迁感慨地写道:“田横之高节,宾客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
田横不甘称臣。汉王刘邦夺取天下,做了皇帝之后,身为齐王的田横不甘心、不服气、不愿称臣。他率领五百余人寄居到孤岛上,无奈地过岛民日子。在田横看来,尽管这里地小人少,生活艰苦,但毕竟有自己的自由。可是,刘邦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认为田横兄弟本来就平定了齐国,齐国的贤士大都依附于他,如今要让他流落在海中而不加以收揽的话,以后恐怕难免有祸患。因此就派使者赦免田横之罪并且召他入朝,田横却辞谢说:“我曾经烹杀了陛下的使者郦食其,现在我又听说郦食其的弟弟郦商是一个很有才能的汉朝将领,所以我非常害怕,不敢奉诏进京,请求您允许我做一个平民百姓,呆在这海岛上。”使者回来报告,刘邦立刻下诏给卫尉郦商说:“齐王田横将要到京,谁要敢动一下他的随从人员,立刻满门抄斩!”接着,又派使者拿着符节把皇帝下诏指示郦商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知田横。田横仍然不愿进京,他对前来劝降者说:“我起初与汉王一道面朝南称王,而今汉王做了天子,我却作为败亡的奴隶面北称臣伺候他,这种耻辱就已经非常大了。”
田横宁死不屈。常言道:胜者为王败者寇。汉廷向田横下达了最后通牒,“若再不来降的话,将派军队加以诛灭”。田横看到了灭顶之灾即将来临,为了保存岛上五百人的生命,田横便带了两个门客,离开海岛,向汉高祖的京城进发。到了离京城洛阳三十里的地方,田横对两个门客说:“皇帝陛下召我来京的原因,不过是想见一下我的面貌罢了。如今皇帝就在洛阳,现在我割下我的头颅,快马飞奔三十里的功夫,我的容貌还不会改变,还是能够看一下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说完之后,就自刎了,两个门客手捧他的头,跟随使者飞驰入朝,奏知刘邦。刘邦说道:“哎呀!能有此言此行,真是了不起呀!从平民百姓起家,兄弟三个人接连为王,难道不是贤能的人吗!”刘邦忍不住为他流下了眼泪。然后刘邦拜田横的两个门客为都尉,并且派两千名士卒,以诸侯王的丧礼安葬了田横。安葬完田横之后,两个门客在田横墓旁挖了个洞,然后自刎,倒在洞里,追随田横死去。刘邦听说此事之后,大为吃惊,认为田横的门客都是贤才。刘邦听说田横手下还有五百人在海岛上,又派使者召他们进京。这五百人士听到田横已死,他们也都赴海自杀了。
田横及五百义士的精神,引起后世名人不断的赞叹。唐代散文大师韩愈写下《祭田横墓文》,说道:“自古死者非一,夫子至今有耿光”;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复台》诗中云:“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近代杰出诗人龚自珍作《咏史》诗,唱道:“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现代最著名的画家徐悲鸿在抗日战争时期绘出《田横五百士》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