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句181.敌才己用

(2016-09-29 06:09:04)
标签:

文化

笔记

《资治通鉴》


彼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

臣光曰之五十一读文】

原文: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吴得伍员而克强楚,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魏得许攸而破袁绍;彼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王猛知慕容垂之心久而难信,独不念燕尚未灭,垂以材高功盛,无罪见疑,穷困归秦,未有异心,遽以猜忌杀之,是助燕为无道而塞来者之门也,如何其可哉!故秦王坚礼之以收燕望,亲之以尽燕情,宠之以倾燕众,信之以结燕心,未为过矣。猛何汲汲于杀垂,乃为市井鬻卖之行,有如嫉其宠而谗之者,岂雅德君子所宜为哉!(《资治通鉴》第102)

译文:过去周朝得到了微子而革殷商之命,秦朝得到了由余而称霸西戎,吴国得到了伍员而攻克强楚,汉朝得到了陈平而诛杀项籍,魏国得到了许攸而大破袁绍。那些敌国的贤能之臣,投奔过来后以为己用,这是进攻取胜的良好凭借。王猛知道慕容垂的心时间一久就难以信任,偏偏不考虑燕国尚未消灭,慕容垂因为才能杰出、功勋卓著,无罪而被怀疑,穷困无路,才归依秦国,并没有异端之心,而竟要因为猜忌杀害他,这是帮助燕国施行无道而向投奔者关闭门户,这怎么能行呢!所以秦王苻坚以礼对待慕容垂,用以招揽燕国人的期望,亲近慕容垂,用以断绝燕国对他的情义,宠爱慕容垂,用以吸引燕国的百姓,信任慕容垂,用以结交燕国人的心,这些都不过分。王猛为什么要一心想着杀慕容垂,竟然干出了市井叫卖者的欺骗勾当,就像嫉妒别人得宠进而就用谗言加以诋毁的人一样,这难道是具有高尚道德的君子应该干的事情吗!

摘句:“彼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意思是,那些敌国的贤能之臣,投奔过来后以为己用,这是进攻取胜的良好凭借。

【读后随笔】

司马光针对苻坚礼贤问题,纵观历史用才现象,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彼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意思是说,那些敌国的贤能之臣,投奔过来为己所用,是进攻取胜的良好凭借资源。战争的较量,是兵力的较量,更是智力的搏弈,得人才而得天下。

所谓苻坚礼贤,说的是前秦王苻坚以礼对待燕臣慕容垂的事。燕国才臣慕容垂投靠了前秦,前秦相王猛深知慕容垂有雄略,怕将来引以为患,建议除之。苻坚未从,说:吾方以义致英豪,建不世之功。且其初至,吾告之至诚,今而害之,人将谓我何”(《晋书·苻坚载记》)!并以慕容垂为冠军将军,封宾都侯,食华阴五百户。由此可见,前秦王苻坚对待燕国贤能慕容垂的礼待是:亲近、宠爱、信任。

“敌才己用”,并非苻坚一人。司马光追述历史,列举了一串人和事。司马光说:“过去周朝得到了微子而革殷商之命,秦朝得到了由余而称霸西戎,吴国得到了伍员而攻克强楚,汉朝得到了陈平而诛杀项籍,魏国得到了许攸而大破袁绍。”在司马光看来,这些人和事,说明人才重要,人才难得,尤其是“彼敌之才臣”亦重要,更难得。

关于“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微子是商王帝乙之长子,纣王庶兄。微子多次亲谏纣王,见“纣终不可谏”,便远离纣王逃到封国微(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后微子又迁到山东梁山西北,所以那里也称为“微”。周武王灭商后,微子持祭器造于武王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矛、膝行而前,向武王说明自己远离纣王的情况。周武王很受感动,乃释其缚,“复其位如故”,仍为卿士。

关于“秦得由余而霸西戎”。由余是姬伯服子孙,逃亡到西戎,此人才智过人。公元前626年,由余奉戎王之命出使秦国,秦穆公慕因其才而设计任其为上卿(即宰相)。后为秦穆公出谋划策,帮助秦国攻伐西戎,一举攻占绵诸戎、昆戎、翟戎、义渠等十二个戎国,使秦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关于“吴得伍员而克强楚”。伍员(-484),字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吴国大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荒淫残暴,杀其父兄,伍子胥逃往吴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公元前506年冬,吴王阖闾亲率其弟夫伍子胥等出兵,直捣楚腹地,长驱攻入楚都郢(今荆沙江陵西北),终成破楚之功。伍子胥掘开了楚平王的墓穴,鞭尸三百,以报当年杀父兄之仇。

关于“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陈平(?-前178年),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在楚汉相争时,由于有了陈平这位重要谋士,多次出计策助刘邦,为打败强大的楚项羽立下了大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

关于“魏得许攸而破袁绍”。许攸(-204),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本为袁绍帐下著名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忠实为魏国服务,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