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事178.银城在铁岭那嘎哒

(2016-09-18 05:51:01)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辽宁篇之三十四】时间:公元645年。现址:辽宁铁岭地区。古事:唐军东征高句丽,涉及到铁岭银城。史称“后黄城、银城皆自拔遁去”,所说的银城在今铁岭。

读文摘记

原文:延寿等将余众依山自固,上命诸军围之,长孙无忌悉撤桥梁,断其归路。己未,延寿、惠真帅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上语之曰:“东夷少年,跳梁海曲,至于摧坚决胜,故当不及老人,自今复敢与天子战乎?”皆伏地不能对。上简耨萨以下酋长三千五百人,授以戎秩,迁之内地,馀皆纵之,使还平壤;皆双举手以颡顿地,欢呼闻数十里外。收三千三百人,悉坑之,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他器械称是。高丽举国大骇,后黄城、银城皆自拔遁去,数百里无复人烟。(《资治通鉴•第198卷》 公元645年)

译文: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六月,高延寿等人带领残余士兵依山固守,太宗命令各路兵马合围,长孙无忌将所有桥梁撤掉,以断绝其归路。己未(二十三日),延寿、惠真率领高句丽士兵三万六千八百人请求投降,走到军门,跪下用膝盖前行,磕头请罪。太宗对他们说:“东夷少年,可以在僻壤海隅横行,至于摧毁坚固堡垒决战取胜,肯定赶不上一位老年人,今后还敢与大唐天子交战吗?”延寿等人都趴在地上不敢答话。太宗挑出耨萨以下酋长三千五百人,给他们军服职位,将他们迁居内地,其余将士都放了,让他们返回平壤;众人都高举双手以头撞地,欢呼声闻几十里外。太宗将被俘的三千三百名士兵全部活埋,总共获得五万匹马,五万头牛,一万领铁甲,各种器械上万。高句丽全国震惊,后黄城、银城百姓都空城逃走,几百里内不再有人烟。

读后随笔

听人讲,东北人在外爱夸自己的家乡,开口就说:“俺们东北那嘎哒可是四季分明,不象你们南方春夏秋冬都分不清。”东北方言出来了,“那嘎哒”指方位,意思是那个地方。以上读文中提到的“银城”究竟在哪里?翻阅史料,借用当地方言回答说:银城就在俺们铁岭那嘎哒。

《旧唐书》记载唐太宗东征时,“收靺鞨三千三百,尽坑之,馀众放还平壤。获马三万匹、牛五万头、明光甲五千领,他器械称是。高丽国振骇,后黄城及银城并自拔,数百里无复人烟。因名所幸山为驻跸山,令将作造《破阵图》,命中书侍郎许敬宗为文勒石以纪其功。”

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二月,唐太宗率六军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五月初二,张亮率水军渡海袭占卑沙城。六月,唐军进至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高句丽举国震恐,自后黄城至银城一带空无人烟。后来,时近深秋,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唐太宗被迫于九月十八日班师还朝。唐军此次东征高句丽,前后一年,攻占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等10城,获7万余户,斩杀高句丽兵4万余人,唐军仅阵亡2000人。专家普遍认定,后黄城至银城的地理位置,就是今辽宁沈阳南至铁岭南一带。也就是说,古银城在今辽宁铁岭市南。

铁岭历史悠久。远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活动,有文字记载历史约4000年。唐前,境域属高句丽辖地;唐时,境域南部属安东都护府,西北部属枯漠都督府,昌图曾归渤海鸭绿府、扶余府管辖,但无具体地名。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定名为富州;公元917年,辽太祖在此地冶炼银子,故将富州改为银州;明朝时期,在银州设铁岭卫;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废卫设县,正式称铁岭。由此看来,唐太宗东征时,虽然铁岭没有具体地名,但到后晋刘昫在编写《旧唐书》时,此地已经由富州改为银州,高句丽的银州城也可以简称银城。

据辽宁日报报道,铁岭发现辽宁地区最早的锡伯族民歌,其名就叫《银城定居歌》。锡伯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沈阳、铁岭等地都有分布。随着民族的不断融合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锡伯族保存下来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少见。27年前,在锡伯族中发现了这首原生态老歌,并已经流传了300年。此歌词中有:“自从白山到银城得安居,快乐生活从此过下去。我们好骑射,银州北箭场,经常习练武技,人马强。”简单几句,道出了部分锡伯族人在东北的迁徙历程和尚骑射的风俗。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杨久盛说:这首民歌应是锡伯族移居铁岭地区之后不久产生的。铁岭在古代称为银州,歌词中的银城应是银州城的简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