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人178.聂政侠客
(2016-09-17 06:00:58)
标签:
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合众篇002读文】
聂政(?—前397年),战国时轵(今河南济源东南)人。韩烈侯时,严遂与相国侠累争权积怨,严遂求聂政代为报仇,由于严遂曾有恩于聂政,所以聂政步入相府剌死侠累,后自杀身亡。
原文:三月,盗杀韩相侠累。侠累与濮阳严仲子有恶。仲子闻轵人聂政之勇,以黄金百溢为政母寿,欲因以报仇。政不受,曰:“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及母卒,仲子乃使政刺侠累。侠累方坐府上,兵卫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韩人暴其尸于市,购问,莫能识,其姊萤闻而往,哭之曰:“是轵深井里聂政也!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遂死于政尸之旁。(《资治通鉴》第1卷)
译文:周安王五年(公元前397年)三月,有盗刺杀韩国相国侠累。侠累与濮人严仲子有仇隙,他听说轵地人聂政很勇敢,就用一百镒黄金为聂政的母亲祝寿,想让聂政为他报仇。聂政不接受礼物和要求,说:“我的老母还健在,需要奉养,我不能将我的生命许给他人。”聂政的母亲病故后,严仲子便派他去刺杀侠累。侠累正坐府中,周围有很多兵丁,聂政直冲厅阶,将侠累剌死,然后划破自己的面皮,挖出双眼,剖腹出肠,毁容而死。韩国人把聂政尸体暴露街上,并悬赏查找此人来历,但无人知道。聂政的姐姐听说此事,也勇敢地来到街上认领聂政,并哭诉说:“这是轵地深井里的聂政啊!他因为姐姐还在,就毁容以免连累我,我怎么能顾惜自己的生命而让弟弟的英名被埋没了呢?”于是她也自尽在聂政的尸体旁。
【读后随笔】
中国自古以来,崇尚侠义精神,使得任侠之风源源流长。有怨怨相报,冒死泄愤而嫉恶行侠的;有见义勇为,除暴安良而仗义行侠的;也有为报知遇之恩,不惜献身而慷慨行侠的。春秋战国时期,滋生的侠客众多,而聂政能够成为富有传奇式的侠客人物,久久留在后人的心目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聂政行侠深深地打上了传统的忠孝与节义的印记。其一,孝敬父母。这是第一位的,老母还健在,“未敢以许人也”。其二,不忘知遇之恩。为朋友两肋插刀,敢作敢为。其三,除暴专一。他“直入上阶,剌杀侠累”,不伤害其他无辜。值得一提的还有聂政的姐姐聂芸,她为了使弟弟名声传扬,不惜以身殉弟,可堪称为侠女,为聂政大侠增添了光彩。
古代侠义精神,根源于墨子的“墨侠思想”。墨子主张“兼爱”、“尚贤”、“贵义”,特别是要讲究“义”,义就是意味着一切要有利于他人。墨子的观点,代表的是庶民利益,为后世的侠士所接受。然而,它缺乏阶级分析,具有很大盲目性和历史局限性。
昔日大侠与当代勇士,在层次上是不同的。当代勇士,是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盲目舍生取义,是不可取的。这也是二者之间区别所在。当然,历史上的仗义大侠与当代的恐怖主义者也是不同的。前者,行侠的目标专一而不伤及无辜;后者的恐怖行为在于实现目标与滥杀无辜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