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事168.龙城,辽都第一城

(2016-08-09 05:00:29)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辽宁篇之二十四】时间:公元342年。现址:辽宁朝阳。古人:慕容皝。古事:前燕创建者、文明帝慕容皝迁都至龙城,龙城成为辽宁帝都第一城。

读文摘记

原文:冬,十月,燕王迁都龙城,赦其境。(《资治通鉴•第97卷》 公元342年)

译文:晋成帝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冬季,十月,前燕王慕容皝迁都至龙城,赦其境内罪囚。

读后随笔

龙城后称朝阳城,位于今辽宁朝阳市老城区一带。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北燕均建都于此,故朝阳有“三燕古都”、“三燕故都”之称,成为辽宁乃至东北最早的都城。龙城作为都城建在朝阳,是因为此地是风水宝地。它处在大凌河流域的一个小盆地之中,平坦开阔,土地肥沃;山水相映,景色宜人;能守可进,又是东北与中原的“咽喉”地带,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遗憾的是,这座都城毁于战火,埋于地下,从元代之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不过,考古工作者发掘发现,这里有古都城的诸多遗迹,比如有古代都城规格的门道,有昔日繁华先进的建设系统,还有大量辽代以前珍贵的陶器、瓷器、铁器等。龙城作为“三燕故都”,前后累计有80多年的历史,史籍记载了它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

龙城始建于公元341年,次年成为前燕都城。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慕容皝称王,国号燕,都棘城(锦州义县境),是为前燕。四年后(公元341年),燕王慕容皝派阳裕、唐柱于“柳城之北、龙山之西”筑龙城。第二年(公元342)慕容皝将都城迁至龙城,即以上所说的“冬,十月,燕王迁都龙城,赦其境”。此时,东晋成帝遣使正式承认慕容皝为燕王。此后,慕容皝名正言顺地以燕王的身份,在都城龙城发号施令,指挥自己的军队作战,先后消灭了段氏鲜卑和宇文鲜卑,又迫使扶余和高句丽俯首称臣,大大地扩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成为东北地区的霸主,龙城也成为霸主的指挥中心。

龙城被前秦占有过,后又成为后燕都城。东晋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前秦灭亡了前燕,统一了北方。前燕都城龙城,也被前秦占居。十几年后,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利。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前燕宗室成员慕容垂宣布称帝,置百官,立太子,随后将都城迁回龙城。公元396年,慕容垂亲领后燕大军攻陷北魏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因劳累过度,与世而去,时年71岁。“九月,章武王宙奉燕主垂及成哀段后之丧葬于龙城宣平陵”(《资治通鉴•第108卷》 公元396年)。龙城时期,后燕朝政混乱,于公元407年被北燕所取代。

龙城为北燕都城,29年后被火焚。公元409年,汉人冯跋被拥立为天王,国号仍为燕,建元太平,仍以龙城为都城,是为北燕。冯跋继续沿用后燕制度,“劝课农桑,勤于政事”,“堕农者戮之,力田者褒赏”,设立太学,重视教育,培养有用人才;与柔然、契丹、东晋交好,少有外来侵扰。北燕盛时有今辽宁南部和河北东北部。冯跋死,其弟冯弘杀太子冯翼,自立为燕天王,改元太兴。公元436年,北魏派大将古弼、鵝青率军攻打龙城,冯弘无奈地率领龙城百姓东渡辽水,奔走高句丽,临走前,他们纵火烧了宫殿,大火烧了十天还不曾熄灭。北魏军入占龙城,北燕亡。龙城宫被毁后,隋唐进行了修复,唐时这里成为东北的军事重镇。直到元代被废弃。

从公元341年建都到公元436年毁都,龙城的原貌虽然难以复制,的确是一大遗憾,但是,它所形成的“三燕故都”文化依存。如今朝阳人以龙城作为“三燕故都”而引以为荣耀。在朝阳市区仍然闪现出与龙城、三燕有关的种种印迹,比如龙城大街、燕都家园、燕都新区、三燕博物馆,在朝阳市还有古香古色的南塔、北塔、东塔(东塔现已倒塌)。为纪念那段历史,在古龙城宫门原址上修建了城南门景观,在龙城遗址上修建了慕容祖祠及其雕塑。其实,所有的辽宁人也以此为自豪,“三燕故都”是辽宁帝都第一城,其内有东北最早的皇宫,朝阳为辽宁增添了光彩。《大凌河诗碑》中有一首清代人写的诗,赞道:“龙城三塔金燕稠,九凤朝阳几千秋。烟锁凌霄声名古,白狼金波卧小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