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人167.马乎宰相李林甫

(2016-08-05 05:06:55)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将相篇之七十八读文】

原文: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自专大权,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补阙杜琎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邽令。自是谏争路绝矣。(《资治通鉴》第214卷)

译文: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李林甫想蔽塞玄宗视听,独揽大权,公然把谏官们召来,对他们说:“现在圣明君主在上,群臣听从他的安排犹恐不及,哪里还用多说什么?各位难道没见那些立在下面作仪仗的马吗?吃的是三品的饲料,一但嘶鸣就立马被拉下去,后悔也来不及了!”补阙杜琎曾上奏书谈论政事,第二天,便让他出京去做下县令。从此朝廷的谏诤之路断绝。

简介:李林甫(?—752),唐玄宗时宰相。小名哥奴,祖籍陇西。早年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后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右相),后进封晋国公,又兼尚书左仆射。天宝十一年(公元752),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

【读后随笔】

李林甫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好,被后人骂为“马乎奸佞”。他步赵高之后尘,玩弄权术,瞒上欺下,虽不是“指鹿为马”,却是 “以马说马”、以“马”训人。李林甫对那些爱提意见的官员们说,“诸君不见立仗马乎”,仪仗队里的马,待遇丰厚,只要听话就没有事,可是一旦嘶叫起来,就立刻被赶出仪仗队,那时后悔都来不及。有人不甘心当“马”,李林甫毫不手软,第二天就把他贬出京城。此后,众官甘心当“马”,而且当得循规蹈矩,万“马”齐喑。

李林甫从小不学无术,是个只知道斗鸡耍狗的浪荡公子,但他巧于投机,刻意钻营。通过拉关系、走后门,他打通了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让武惠妃在玄宗面前为自己说好话。不久,李林甫就被升迁为黄门侍郎。尔后,他阴阳两手并用,博得玄宗的信任,当上了大唐宰相。李林甫独揽大权后,奉行“逆我者亡,顺我者昌”的信条,猖狂地迫害异己。在他家中设有“月堂”,实际上是排挤他人的“密谋室”;建立推事院,任用一批酷吏,专门整人抓人。不少冤案从这里制造出来,许多正直的人在这里被搞垮整死。

李林甫如此作威作福,虽说也有人与之斗争,但常常败下阵来,只好感慨自叹。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林甫去世,人们无不称快。在他临死前,杨国忠、陈希烈等人就开始揭发他的罪行,当这一伙无赖者联手倒他时,便很快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终于郁郁而死。就在他刚刚死去还没有下葬时,杨国忠立即上奏唐玄宗,告他有预谋造反。结果,唐玄宗下令以庶人礼埋葬,后被抄家,其亲属遭到流放。或许这就是“指马训人”者的结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